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我看到一场羞辱孩子的全过程,忍不了了,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在羞辱孩子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春节回老家,我目睹了这样一幕。

和和的表妹在她妈妈的多次催促下开始写作业了。这时已经晚上八点多了,明天要交作业给老师批改,她妈妈有点着急,但表妹还是慢腾腾、磨蹭拖拉。

好不容易开始写了,没过十分钟她遇到一道题不会,便问妈妈怎么做。

她妈妈给她讲了一遍,讲的过程中她可能没有专注听,还是不明白怎么做,她妈妈看到她这个状态,瞬间发火,责骂道:“你脑子怎么这么笨,都想什么呢,猪脑子啊,还不认真听,这么简单都不会。”

当众一顿输出羞辱,越说越情绪上头,责骂的更难听了。表妹低着头一声不吭。

这场景让我坐不住,也忍不了了,上前制止道:“你这样教育孩子可不行,哪能这么说孩子?你能教就好好说,不能教也别讲这些伤孩子自尊的话。也别用成人的思维觉得题简单,孩子就应该都会,不会就怪她笨,骂这些难听的话。你这么骂孩子,她更学不会了。”

这种父母不顾场合责骂孩子的情况并不少见,也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 羞辱式教育。

01

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在羞辱孩子

在家庭教育里,大部分父母都希望通过批评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行为,可往往把握不好尺度,把批评变成了羞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数据显示,68.3%的家长认为“当众批评能让孩子长记性”,但神经科学研究表明,羞辱引发的皮质醇激增会永久改变儿童脑结构,影响大脑额叶的发育,这些孩子成年后患焦虑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4.7倍。

也许家长并非有意伤害孩子,只是不懂得批评和羞辱的界限。就像表妹的妈妈,她或许觉得自己只是在着急之下 “恨铁不成钢” 地说了几句重话,却没意识到这些话已经越过了界限,会对孩子造成更深的伤害。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认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评价。长期遭受父母羞辱的孩子,会启动“自我预言实现”效应,逐渐内化这些负面评价,认为自己真的如父母所说那般差劲。

比如,经常被骂 “笨” 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会先入为主地觉得就是自己不行,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不聪明,而失去尝试的勇气和动力。

02

当众羞辱孩子,得到的是什么

孩子尊严受挫

孩子虽小,但同样有自尊心。当众被父母责骂羞辱,那种没尊严的感觉会深深印刻在他们心里。

表妹当时低着头不回应,从她强忍泪水的模样,能看出到她心里满是委屈、难堪。

《圆桌派》嘉宾马未曾说过一句话,他说:“中国的很多父母都喜欢‘当面教子’。

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都喜欢在公共场所直接教育孩子,好像这样做能强化记忆,让孩子‘长记性’。”

但其实他们忘了,当孩子的尊严被撕碎的时候,是无法感知到父母“用心良苦”的教育的

即使在自己家里,父母也不能肆无忌惮的羞辱孩子,更别说当时在场的有长辈、同龄人和表妹的弟弟妹妹们。这种场合下,孩子更多感受到是丢脸、没有面子。

不良性格,心智不健全

羞辱式教育会让孩子形成不良性格。他们可能变得胆小怯懦,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卑,害怕犯错后又被羞辱。

也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叛逆暴躁,用反抗来掩盖内心的脆弱。

这样的教育方式还会影响孩子心智的健全发展,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时,缺乏足够的心理韧性去应对。

加速逆反

北师大家庭教育研究院追踪500个家庭发现,经常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16岁前离家出走率高达43%。

如果孩子处于青春期,羞辱式教育无疑是在火上浇油。父母越羞辱,孩子越反感,甚至故意和父母对着干。原本亲密的亲子关系,就在这一次次的羞辱中变得岌岌可危,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难。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受到父母当众羞辱,也许当时看不出什么,但当孩子长大,进入青春期,某个时刻难免不会突然爆发。

家长从小就尊重孩子,给孩子面子,孩子长大才会给家长体面。

03

正确教育孩子如何做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尽量避免使用羞辱贬低性词汇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呵护和鼓励的。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不要说“笨”丑“”蠢“等贬低性词汇。

父母的每一句话,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在他心里留下印记。给孩子留面子,就是给他们成长的空间,他们才能健康成长。

父母懂得在人前维护孩子的“颜面”,不以让孩子出丑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才是高情商的做法。比如,当孩子犯错时,可以说:“宝贝,你这次这个做法不太对哦,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改进。” 而不是直接指责:“你怎么这么笨,这点事都做不好。”

用正向词汇引导,让孩子自信

父母要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孩子,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

比如,孩子考试提高了十分、作业比昨天提前5分钟写完,父母都不要忽视,也不能只平淡地说 “还不错”,可以说:“宝贝,你这段时间的努力妈妈都看在眼里,这次很有进步,你真的很棒,继续加油,你肯定还能做得更好!”

这样的鼓励会让孩子充满自信,更有动力去主动学习和成长。

讨论孩子具体行为,不是对人格评价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要就事论事,用客观的语言指出孩子的问题,和孩子讨论具体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们的人格进行评价

比如,孩子作业没完成,不要说 “你怎么这么懒”,而是说 “宝贝,这次作业没完成,我们来看看是因为什么原因,是作业太多,还是你做作业时分心了呢?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父母做好情绪管理,孩子才会更好

在教育孩子时,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当孩子犯错让自己生气时,可以先深呼吸 10 秒,让自己冷静下来,再和孩子沟通。因为只有在平和的情绪下,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也能让孩子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随意对孩子发脾气,言语暴力,对孩子的心灵都是一次伤害。

04

写在最后

教育孩子是一场漫长的旅程,需要父母用心去学习、去实践。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意识到羞辱式教育的危害,用正确的方式引导,用爱和耐心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温暖、尊重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我看到一场羞辱孩子的全过程,忍不了了,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在羞辱孩子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