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宸宸最需要培养的是作业习惯。
因为一年级之前没有正式的作业概念,上幼儿园时,每天放学在外面玩很久才回家,回家后也是玩,一般都是晚饭后才做作业。
所以上一年级后,宸宸也是想着放学在外面先玩,回家后也要等到晚饭后才做。这就是过去的习惯养成了导致的。
但是上小学后,作业会越来越多,如果不养成高效的作业习惯,高年级作业多了,每天就会很晚才做完,会耽误睡觉的时间。
如何培养孩子高效作业习惯呢?
第一步:三项准备。
三项准备之前的大逻辑是:大问题要优先解决,比如像宸宸这样的,习惯放学后先在外面玩够再回家,回家还拖延。这个问题就需要先解决。
不建议放学先在外面疯玩再回家做作业。可以回家给孩子10分钟休息时间,然后开始写作业,休息时间不算杂事时间。
1、杂事准备。
杂事包括:吃点东西,喝点水,上厕所
2、书桌准备。
不放与作业无关的物品在书桌上,以免孩子顺手拿这样摸那样的看,同时也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计划准备。
①查看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登记本
宸宸他们的作业都是老师直接发在微信群里。上学期有过用本子记录,但是有的孩子不会写字,记得不清楚,最后还是要问老师。最后还是直接发群里。
②为作业任务排序
a.优势小项优先。不超过半小时
b.兴趣学科优先。孩子喜欢哪科让孩子自己选择
c.写清任务。方便孩子更清楚
第二步:作业过程中的原则。
1、快启动。
①3分钟启动法的底层逻辑:万事开头难,先启动兴趣小项,优势小项。做这种事情孩子不需要消耗他的自律值,简单的任务不会太考验孩子的意志力,当一个孩子做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焦虑的时候,孩子就会消耗大量的情绪。
②积极情绪启动法:写作业前放点音乐、聊天开心的事情
③提醒前置法:提前5分钟告诉孩子需要做什么了,给孩子一个缓冲。孩子会很难立马放下的。
宸宸是适合需要提醒前置法,然后好好给他讲,他都会接受的。每个孩子不一样,找到适合的方法。
2、电子产品远离作业环境。
宸宸现在对电子产品是这样,如果我不在他面前看,他不会主动要看。因为我们约定好周一到周五不看。
有时候要查个资料,他就会说给我看看,非要自己拿着看,一看又要看其他的。很容易被其他吸引。
如果要查资料,可以先标注或者记录一下,等把其他的作业做好后一起查。
3、科学的番茄钟(适合孩子,才叫科学)
一二年级孩子适合的番茄钟时间是:25分钟-30分钟。
4、家长陪伴原则
一二年级的孩子,如果有条件最好陪伴,总之就是视情况而定。在陪伴的过程中,不要一直说这说那,自己看书看报等。
在陪伴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有点难,看着着急啊,
5、避免闲聊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孩子不会的,我们要温柔、平静的回应。
要有原则性的回应,不要一会讲一会不讲。我以前就没有做好,现在需要纠正。告诉宸宸让他先做,如果不会,就多读两遍题,好好思考一下,如果再不会就留着,接着做后面的,等做完后妈妈再讲。
6、字体工整、步骤规范。
①孩子目前能力范围内的工整,把写得好的那页,打印出来贴起,让孩子按照那个标准来就行。与自己对比,不要和别人对比。
②不工整、不规范,怎么办?以简单的学科为先,比如数学一周写三天工整就行。
③练字还是有必要,不过也是需要日积月累,从田字格到横线的过度需要慢慢来,每次写后去多观察,再调整。
一定要给孩子反馈,让孩子更有信心。
第三步:写完作业后的检查。
1、孩子检查:
①是否漏题?
我们大人认为一般不会存在的漏题,孩子就很容易出现,我告诉宸宸做题时,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按顺序做,不要跳着做。但还是发现他有时候有题没做。
②是否看错、抄错?
这个就需要告诉孩子在做题时认真把题读清楚,不然孩子自己在检查时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只有大人帮检查才能发现问题。
③找真正的知识漏洞。
低年级的孩子是需要大人帮忙发现,然后及时补上。
2、家长检查:
①了解孩子近期学习状态。
②了解孩子熟练度。
现在宸宸他们,老师会明确的告诉家长,让家长翻看孩子学习的内容,同时让家长查看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目的就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每个孩子的掌握程度不一样,需要及时补上没有掌握的知识。
【笔记分享】
向上滑动阅览
一、为什么要培养高效作业习惯
1、高频学习活动
2、完成学知识、到运用知识的核心环节
3、考试考的,就是平时的作业水平
4、提高孩子责任心、掌控力、自信心
二、高效作业习惯的目标
1、按时、做完(会的题)
2、掌握知识、提高熟练度
学习的本质就是把不会的变会,把会的变熟练
3、匹配学期目标
三、高效作业的系统路径全景图
第一站:三项准备
1、杂事准备
2、书桌准备,不放与作业无关的物品
3、计划准备
①查看作业登记本(带到学校、随记)
②为作业任务排序
a.优势小项优先。不超过半小时
b.兴趣学科优先。孩子喜欢哪科让孩子自己选择
c.写清任务。
③完善成长计划表
注意大任务、小任务和休息时间的关系
例如
6:00-6:10语文听写今天生字词
6: 10-6:40语文同步练习册(休5分钟)
6:45-7:00一页数学计算题卡
7:00-7:30数学同步练习册(休10分钟)
第二站:高效作业过程中的原则
1、快启动
3分钟启动法、积极情绪启动法、提醒前置法
①3分钟启动法的底层逻辑:万事开头难,先启动兴趣小项,优势小项。做这种事情孩子不需要消耗他的自律值,简单的任务不会太考验孩子的意志力,当一个孩子做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焦虑的时候,孩子就会消耗大量的情绪。
②积极情绪启动法:写作业前放点音乐、聊天开心的事情
③提醒前置法:提前5分钟告诉孩子需要做什么了,给孩子一个缓冲。孩子会很难立马放下的。
2、电子产品远离作业环境
很多孩子被电子产品切碎,一会查这资料查那资料,一定远放
3、科学的番茄钟(适合孩子,才叫科学)
(1)1、2年级:25-30
(2)3、4、5、6年级:30-35
(3)7年级及以上:35-45
如果单项任务大于一个番茄钟:
7:00-8:00数学作业(中间可休息5分钟、也可写完休)
4、家长陪伴原则
陪,如何陪?孩子愿不愿意让你陪?
不陪,能做什么?过程关注?过程,无法关注?
低年级最好陪,陪的过程中,不要一直说这说那,自己看书看报等。
高年级也可以陪,具体情况而定。
5、避免闲聊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孩子不会的,我们要温柔、平静的回应。要有原则性的回应,不要一会讲一会不讲。
先做,做完妈妈再给你讲。
6、字体工整、步骤规范
①孩子目前能力范围内的工整
把写得好的那页,打印出来贴起,让孩子按照那个标准来就行。与自己对比,不要和别人对比。
②不工整、不规范,怎么办?
以简单的学科为先,比如数学
一周写三天工整就行
一定要给孩子反馈,让孩子更有信心。
第三站:写完作业后的检查
1、孩子检查:
①是否漏题?
②是否看错、抄错
③找真正的知识漏洞
2、家长检查的目的
①了解孩子近期学习状态
②了解孩子熟练度
目前宸宸正在培养作业习惯中,从过去的两周来看,我发现是需要一点时间的,特别是让他自己主动去做。
我也发现最重要的是陪伴的人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太唠叨,还要做到换位思考。
然后从做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和孩子一起商量着解决。多一点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