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看着一摞摞的数学试卷,不知多少孩子挠破了头皮。我家孩子以前也是,明明做题时一步步都对,可就是总得不到好成绩。
前两天,一个家长跟我抱怨:”我家孩子数学成绩忽高忽低,这学期月考还考了第一,期中考试就掉到了十名开外,这孩子到底行不行啊?”
我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情。说实话,孩子成绩不稳定,比成绩差还让人着急。
通过这些年辅导孩子,我发现一个规律:数学成绩波动大的孩子,往往不是知识点没掌握,而是考试技巧没到位。
记得我家孩子以前就是这样,题目都会做,可一到考试就容易出错。后来我琢磨出了几个管用的小技巧,让他的数学成绩稳定在了年级前三。
我把这些年摸索出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小技巧一:先做会做的题目
记得有一次,我问孩子:”为啥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
孩子说:”那道大题我想了好久,结果最后也没想出来,后面的题都没时间做了。”
这不就是问题所在吗?很多孩子一上来就死磕难题,结果把时间都耗在上面了。
我跟孩子说:”你看,这就像捡钱一样。地上有几张百元大钞,还有几个一块钱的硬币,你会先捡哪个?”
孩子笑了:”当然先捡大钞啊!”
“做题也是一样的道理。会做的题就像那些大钞,赶紧先拿下,难题就像那些硬币,最后再捡不迟。”
从那以后,孩子养成了先做简单题的习惯,成绩立马就上去了。
小技巧二:检查不能光看答案
很多孩子检查试卷时,就只看看答案对不对。这样检查根本发现不了计算过程中的问题。
我教孩子用”倒推法”检查。从答案往回推,看看每一步计算是不是合理。比如得数是负数,那之前的运算过程有没有搞错正负号?
这样检查,不仅能及时发现错误,还能加深对解题思路的理解。
小技巧三:记录易错点
每次考完试,我都让孩子把错题记下来,特别标注出是因为什么原因做错的。是审题不仔细?还是计算粗心?还是知识点没理解透?
慢慢地,孩子就发现了自己最容易犯的错误类型。比如他特别容易把加号看成减号,知道这一点后,他每次做题都会特别留意运算符号。
你说这样做会不会太麻烦?但我想说的是,只有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小技巧四:定时训练很重要
我发现很多孩子平时做作业时成绩不错,可一到考试就发挥失常。多半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咱们可以在家帮孩子模拟考试环境。买个小闹钟,按考试时间给孩子做题。刚开始可能会不适应,但习惯了就好。
这样锻炼下来,孩子在考场上就不会手忙脚乱,能从容地安排做题时间。
前几天,那位困扰的家长按照这些方法试了试,孩子的成绩果然稳定多了。她高兴地跟我说:”真没想到,这些小技巧这么管用!”
其实啊,数学考试就像打仗,光有实力还不够,还得有好的战术。咱们得帮孩子掌握这些技巧,让他们在考场上能发挥出真实水平。
看到孩子能稳定发挥,拿到好成绩,做父母的心里也踏实。毕竟,与其让孩子考出个忽高忽低的成绩,不如教会他们正确的考试方法,这样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