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初一了,回过头来看女儿的小学六年。发现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做好规划,这样孩子到了初、高中才能有后劲儿,才能在同龄的孩子中凸显优势。
身体素质好是孩子一切好的前提
小学里面每学期都会有体测,跳绳,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50米跑等。正常想要拿到三好生得体测成绩都要达到合格。
女儿到了中学,800米长跑,100米短跑,包括投篮等,都需要达标的,不然影响中考体育考试。
特别到了初、高中,在每天时间安排很满的情况下,孩子不累,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上课才能专注学习,放学后才能有精神完成各项作业。
所以,在小学阶段打好身体的底子,鼓励孩子尝试多元化的运动方式。哪怕每天回来运动半小时,跳跳绳,踢踢球,骑骑自行车都是好的,重在坚持。
学好小古文,拿到能拿的分
在大语文的教育背景下,文言文高考的分值占比还是很大的。
就以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甲卷为例,古代诗文的分值仅看阅读部分就已经占据35分。将近三分之一的卷面分值,直接决定了古文在孩子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另外文言文本身学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女儿初一,说班上有些孩子对古文是一窍不通,死记硬背也背不起来。
文言文的学习如此重要,那我们就需要从小帮助孩子打好基础。那么就可以安排每天的晨读时间,给孩子每天读起来,这样通过六年的启蒙和积累,到了初中再学习成篇的文言文,也会变得轻松很多。
重视数学计算能力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当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才能够提上去。最起码能稳定在90分以上,不会下滑太多。包括女儿上了初中后,我也是深切地体会到: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做得了试卷的最后一道题的。对于普娃,平时把基础题做正确,计算能力稳步增强。考个好成绩是不难的。
英语提前学习和布局
现在英语学习的工具和课程的资源特别多。只要早些开始学习,而且一直坚持,不谈一下子能达到有些教育博主的孩子在小学低年级都考了KET和PET啥的那样高的水平。但是想达到高于所学年级一到两个学段水平还是可以的。
这样到了初中,本学段的学习任务就能很轻松完成。多出的时间给其他需要提高的学科。
尽早进行小四门的启蒙
问了很多好朋友的孩子小四门考高分的诀窍,他们都跟我说:跟着学校节奏来,回来把知识点背一背就可以了。其实小四门学起来轻松,跟小时候是否做过启蒙有很大关系。我女儿的同学小时候就很喜欢科普类的杂志,所以他生物没怎么复习,就一直都是领先。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历史、地理的纪录片,生物的科普类书籍都可以给孩子看一看。孩子有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写在最后:
在现在教育内卷的大环境下,作为家长的我们,很容易焦虑眼前,也很容易在当下迷失方向。但只要我们把眼光拉长,从更高维度来看孩子的成长,你会慢慢变得淡定和从容。
在《时间之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每日的晨读和计算练习……不可能在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一下子拉开孩子跟同龄孩子之间差距。但只要孩子每天重复,坚持做正确的“固定动作”。
就这样持之以恒地坚持6年甚至9年,12年。那么,越到后面就越能凸显出孩子的优势了,孩子也会越学越有劲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