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小学阶段,父母越不看重成绩,孩子学习后劲越足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生活里似乎有个奇怪现象:

小学阶段,父母越是看重成绩,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却常常后劲不足;

而父母不那么看重小学学习成绩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如果能被激发学习动机,却又往往冲劲十足。

这并不是说小学学业成绩不重要,毕竟人生是连续的,早期的学习内容、学习经历等都对未来产生影响,而是讨论:

1.为什么会有小学过度鸡娃太过、初中高中可能就后劲不足?

2.小学阶段要不要鸡娃?

3.应该如何“鸡娃”?

为什么过于重视小学成绩,反而可能学习后劲不足

如果父母在小学过于重视学业成绩,可能会:

1.不利于激发孩子学习动机

父母过于看重学习,可能会让孩子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不是为了自己,可能会产生逆反心,不能激发学习自驱力。因为父母的高压和过于控制,不仅减少了孩子的学习自主感,还让孩子把努力学习归因为“为了父母”,避免自己“认知失调”的不适感。

2.不利于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十分看重学业成绩,父母常常采取一些鸡娃措施督促孩子学习,造成孩子缺乏对学习的自主计划、管理和调节;而这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可能鸡娃学习的方法不符合时代趋势

许多家长认为的“管孩子学习”就是报个补课班、培训班;其实这种试图通过大量重复练习、提前学习来获取良好考分的学习方法,极有可能养出高分低能的孩子,不符合未来时代的趋势——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核心能力是思辨、提出好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大量重复。

4.不利于融洽亲子关系

生活中由于父母辅导作业,造成的亲子沟通矛盾并不少见;但和谐的亲子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前提。如果孩子听不进父母说的话,父母的教育影响力就大打折扣。

其实,小学仅仅是十年寒窗苦读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激发斗志、调整姿势、适应节奏、保持体力…这样真正到了要冲刺的阶段才有力气。

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理论

小学还要鸡娃吗?

没有哪个父母甘于让孩子落后于人,鸡娃当然是要鸡的,但应该避免2个极端:

1.一言不合就报班。

我有位朋友,他娃从小学起就泡在各种“班”里:放学就去晚托班,晚托班过了再去培养特长的兴趣班,周末再是各种补差、培优的补课班…

不料,9年来花了巨资的这么多“班”,也没帮助孩子考上高中。

朋友对孩子说,“你看,我已经为你补课花了大概一百万,你还是不能考上高中,你不能怪我不管你学习…”

其实,学习是门科学,没有搞清楚学业成绩为何不良,就盲目报班,其实是父母懒政和懈怠,往往导致南辕北辙。

2.完全佛系“快乐教育”。

又有一些父母支持“快乐教育”:打着“尊重孩子”的旗号,纵容不管孩子缺乏好习惯。

这其实忽视了教育的作用。矫正一个坏习惯,比培养一个好习惯困难几倍不止。

如果在孩子小时候不严格要求,长大了想管时可能就来不及了。因为随着成长,父母家庭将不再是孩子主要的影响源,到时候有许多力量影响孩子,如网络信息、同龄人,如果亲子关系又不良,孩子更不会听父母的。

人工智能兴起,小学这样鸡娃

人工智能兴起,鸡娃虽有新方向,但也离不开“人”和“学习”2个主题:

1.教育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阶段(6-12岁)孩子主要的心理冲突是勤奋对自卑;这个阶段主要的教育目标应是:找到自信心,发展勤奋感。

具体而言,则是要让孩子对学习有良好的感受,明白学习虽有困难,却能通过努力就能成功,他就相信勤奋努力会有积极结果。这种积极感受能支持他在未来继续勤奋。

2.全面看待学习。

学习是门科学,是学习者在一定环境中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内化,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学习不仅是刷题看书,也可以是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参观、动手操作等等。

要对孩子宽松些,允许孩子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契机。

3.人工智能下的鸡娃方向

人工智能的特点主要是交互生成。

要让孩子在人工智能时代弯道超车,观察、提问、表达、思辨等能力至关重要。

这些都需要到更广阔的生活中才能学习,而非呆坐书桌前就能唾手可得。

写在最后

为什么小学阶段,父母越是重视学习成绩,越是鸡娃厉害,孩子反而到了初中、高中往往后劲不足呢?

很重要的原因是小学过度鸡娃,往往透支孩子的学习热情,导致后劲乏力。

所以,有远见的父母需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学习:

1.重视励志。高远的志向能激励孩子走得更远。

2.重视磨炼孩子意志,长跑极需要耐力和韧性。

3.重视正确的跑步姿势(学习习惯)。

4.做好体力规划。小学阶段不过于鸡娃,以免透支学习热情和体力。

总之,要让孩子在小学感到跑步好玩,有获胜的希望,他才愿意坚持跑下去…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小学阶段,父母越不看重成绩,孩子学习后劲越足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