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青春期家长群里有位爸爸的问题:
男孩高二,性格敏感,内耗比较多,因为前期处理不好,现在孩子手机、游戏使用严重,三更半夜才睡,亲子关系很差,上课经常请假。请问要怎么做?
这位家长问题,群里很多家长出主意,试试这方法,试试那方法,这位爸爸要不回复试过了不管用,要不回复不知道。
我也看到有些群友对这位爸爸有些着急,总是啥也不知道。
虽然这位家长和群友简单的互动,但是也恰恰说明了互动是不擅长的,孩子油盐不进,亲子关系差,这也是必然。
手机游戏问题,晚上不睡觉,请假,这些问题统统往后放,就做一件事修复亲子关系,而且不要急于追求结果,你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自己的焦虑放下,即便着急,也要调整平稳。
不会沟通,不知道怎么沟通,孩子又是高敏感,那就更要付出更多努力天天练习,把力量集中在自己身上,不要天天盯着孩子问题不放,盯着初中成绩有多好,毫无意义,中考失败很正常啊,中高考总有人欢喜,有人悲,所以孩子越大,父母越要有平常心,越要放下追求结果的心态。
02
我的一些学员不会沟通,不会说话,我就带着她们反复操练,角色扮演,我扮演孩子,刁难发脾气,有些学员虽然知道我是假的,也能搞崩溃,重新再来,一遍遍练习,就是练习接住孩子的情绪,语言攻击,孩子各种发作。
反过来,我再扮演妈妈,学员扮演孩子,我说哪些话,她会感觉到被爱,被肯定,被赋能,有些学员会把这些话,记下来打腹稿,回去和孩子沟通。
有了这个练习,学员的情绪会稳定,因为和我已经预演过,知道孩子会怎样,就相当于从来没有走过的一段路,走了一遍,下次就熟悉,知道该怎么走了,那么就不会被孩子激怒,不被孩子带偏。再配合肢体语言,眼神传递,语言交流。
大家都是非常艰难一点点努力去改变,去成长。平时遇到问题,新情况,我再一起分析,一起面对。
所以成长改变一定是痛苦的过程,因为破茧成蝶,要蜕变。
沉浸在焦虑痛苦中,实际上是非常容易的,啥也不用行动,只需要告诉大脑我是焦虑的,我是痛苦的,我是着急的,就够了。
就像我骨折一样,不去锻炼,天天抱怨为啥自己腿弄坏了,为啥别人好好的能走路,而我不能,这样我腿就真废了。必须像婴儿学走路一样天天练习,因为形成思维习惯,难免会着急,要彻底放下过去健步如飞的状态,要接纳自己还不如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都要从0开始练习。
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修复也是如此,不要老是沉浸在过去怎么样,坦白讲我做的案例,有些孩子小学优秀,初中掉队,有些初中优秀,高中可能是倒数,有些考上大学,各门挂科。
父母一定学会接受变化,也要认清现实,过去代表不了现在,现在决定不了将来,我们就是一天天面对,一天天过日子,过就是行动,就是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