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当青春期孩子态度恶劣、不尊重你时,不必翻脸,不必发火,看懂“乌鸦定律”就够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01

儿子进入青春期后,仿佛一夜之间,就变了一个人。

原本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小男孩,变得不爱说话,惜字如金。

方方面面,都有了自己的主意,不管对不对,都不允许家长提出反对意见。

穿什么衣服,剪什么发型,哪怕再丑再扎眼,也听不进我的建议。

每天放学吃完饭,马上就溜回房间,房门紧闭。

初二学业紧张,作业也多,我担心他不够自律,总看手机,无法专心学习。

于是经常趁送水果、送牛奶的机会敲开房门,看看他在做什么,叮嘱几句。

儿子对我的关心很厌烦,后来直接上了锁,我敲门他也不开。

我有些生气,认为儿子肯定没用心学习,不然为什么要锁门,不能大大方方的让我进去?

可面对我的质疑,儿子只是不耐烦的说了一句:“有病!”

我常常被他的这种不尊敬和忤逆态度,气的够呛,但又无可奈何。

不理他吧,他真的可以做到,几天都不跟我主动说话。

等我消了气,想跟他好好沟通时,儿子也是充满敷衍:“随便,怎么都行!你能不能别管我,别唠叨了!”

各种扎心的话,冷漠厌倦的态度,让我一阵阵的寒心。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儿子考的很差。语文、英语差点不及格,其他科也不怎么样。

我问儿子到底怎么回事:

天天把自己锁在屋里,我说你没用心学,你还不爱听!

你要是好好看书,能考成这样吗?指定没少看手机!

儿子一下子就被激怒了,他站起来,指着我吼:

你能不能闭上嘴!不会说话,就当个哑巴!

我也被儿子的话气的发抖,抓起手边的东西,就往儿子身上砸,遥控器、纸巾盒、橘子……对着儿子破口大骂:

你吃我的,喝我的,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就用这种态度跟你妈说话!

我真是白养你了,白眼狼!

儿子仇视的瞪着我,转身就回屋锁了门。

我气的要命,给儿子发信息,告诉他,从现在开始,别跟我要一分钱,我也不再管他的学习了!

什么时候跟我道歉,学会尊重父母,什么时候再说!

可我最后一句话发出去,却换来一个红色感叹号。

儿子把我拉黑了!

从那之后,他一句话都不跟我说。

最后,还是我忍不住,主动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儿子才会在我询问时,蹦出几个字来回答。

每天早上,看着儿子的背影,和对我爱答不理的神情,我都非常难受。

小时候那个依赖我,喜欢捧着我的脸,甜蜜的说“最爱妈妈”的小男孩,到哪儿去了?

难道从现在开始,我就彻底失去对儿子的话语权了吗?

为什么我为他付出了那么多,他却觉得理所应当,不知感恩?

到底是儿子有问题,还是我不懂教育?

02

为了修复亲子关系,把自己从痛苦和无力中拯救出来,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学习和反思,终于弄明白了当前困境的真相。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再用逼迫和威胁,不但不能让孩子改变,反而只会激发孩子的叛逆;

只有家长先做出改变,用智慧平和的方式教育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这也是心理学上的“乌鸦定律”。

乌鸦因为叫声难听,所以在哪里都不受欢迎,总是被嫌弃,被驱赶,它只好不断搬家。

一次鸽子问它为什么又要搬走,乌鸦很气愤,说:“这里的动物嫌我叫声难听,我只能再找一个能接纳我的地方!”

鸽子说:“你有没有想过,问题在你自己身上?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叫声,无论飞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

乌鸦定律揭示了一个真相: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有问题的是别人,但其实根源出在自己身上。

你越想纠正他人,让别人按照你的期待去做事,往往会适得其反。

但如果你审视自身,先做出改变,你想要的改变就会随之而来。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故事中的乌鸦,总是盯着孩子的问题,带着愤怒和委屈去指责。

但却不知道,正是那些强势、命令、唠叨的教育方式,“逼迫”孩子越来越叛逆,态度更差。

你给出去什么,就会收到什么。

当孩子反击的回旋镖又扎到我们身上时,才知道痛。

所以,真正想要改变孩子的“问题”,翻脸威胁,和哭诉说教,都没有用。

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调整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把尊重和包容给孩子,相应的,孩子对我们的尊重和理解,才会随之而来。

具体可以从下面3个方面开始调整。

03

1、把心神收回到自己身上,情绪平和的父母,才是孩子的定海神针

人无完人,青春期孩子也是一样,身上总有大大小小的问题。

如果家长把目光全放在孩子身上,如同直升机一样时刻盘旋,总能发现很多缺点和毛病。

站姿不对、学习不专注、贪玩看手机、拖延磨蹭等等。

于是忍不住盯着孩子的问题穷追猛打,孩子不改,就会生气,朝孩子发火。

家长情绪波动易怒,孩子也会有样学样。

一项心理学研究证明:当父母情绪失控,孩子大脑中的情绪反应也会被激活,要么叛逆对抗,要么封闭心门。

儿子就是如此。

我不再像过去那样,认为妈妈管教儿子是天经地义,骂你也是为了你好。

而是把注意力收到自己身上,只专注自己能做到的改变。

通过学习和反思,我发现,其实自己过去有很多无意识的情绪宣泄。

对孩子说话,也很少注意语气和态度。

所以,我开始保持情绪平和,改变沟通的方式。

儿子不想说话,我不再出口指责:你怎么这样对妈妈,而是静静的陪伴。

儿子让我帮忙送下东西,我也不唠叨:怎么丢三落四的,现在用到我了吧?而是只说一句“好的”。

一周左右,儿子就觉察到了我的变化,他主动跟我说话的次数越来越多:“妈妈,你最近好像变了。”

我笑着问,是不是变得不那么烦人啦?

他不好意思的笑笑,点点头。

当你情绪稳定,孩子才能放下戒备心理和厌烦情绪,慢慢回到你身边。

2、跟孩子相处,不唠叨、不说教,改善教育方式,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面对孩子的不理睬和不尊重,有几个家长能做到不生气、不发火?

但却很少有人能觉察到,自己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怎样的。

儿子对抗叛逆,但我之前总随意批评指责,随意否定他的想法;

儿子态度恶劣,但我平时跟他沟通也缺乏尊重,喜欢批评、命令。

他现在的问题,像是一面镜子,倒映的是我之前对他的态度。

我按照“乌鸦定律”,改善教育方式。

不希望儿子嫌我烦,我就少唠叨、不说教。

不希望儿子不尊重我,我就给他想要的尊重和理解。

他锁门,我不总去劝他别锁,而是平静的认可:青春期的孩子好像都这样。

他喜欢买奇特的潮服,我也不像过去那样轻蔑评价:什么玩意,奇装异服,难看!

而是痛快付钱,支持儿子的选择。

慢慢的,儿子的房门打开了,关着的时间越来越少。

买东西,喜欢主动问我的意见了,我的建议,对他也有了分量。

孩子不会因为你的控制说教而改变,但你理解了、尊重了,他也会给你相应的改变。

3、不要再用愧疚感对孩子“道德绑架”,关爱好自己,再给孩子有质量的爱

我在书上读到一句话:真正的尊重不是求来的,而是用价值换来的。

很多家长对孩子百般付出,衣食住行宁可克扣自己,也要给孩子最好的。

但也喜欢把这种付出挂在嘴边,反复让孩子知道:

你看妈妈对你多好,你要名牌鞋,说买就买了,妈妈平时给自己买一件衣服,都得思来想去。

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我们这么辛苦工作,都是为了你。你爸腰坏了,都舍不得请假,就怕扣钱。

当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学习,尤其是对自己态度不好时,家长们会感到非常心寒:

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这孩子怎么不知感恩,白眼狼一个!

你对得起我吗?!

这种有意无意的“道德绑架”,变成了一种手段,对孩子进行情感勒索。

在孩子看来,父母的这种讨好和控制,都是有目的的,“没人逼你,你自己乐意!”

对父母的态度也会更加厌烦叛逆。

乌鸦定律告诉我们,想要的尊重,祈求不来,但可以通过让自己变好,吸引而来。

我不再像个怨妇一样,等待孩子的关心和笑脸。

而是不断打磨自己,修炼平静的内心,保持学习的状态。

晚上的时间,不再围着孩子转,问他学习和作业。

而是看教育、心理学和历史的书、看电影,听感兴趣的直播。

有时候也和朋友相约小聚,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自己的情绪平稳了,生活有热情,思维有价值,才能给孩子有有质量的爱。

送儿子上学时,他好奇的问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看书。

我告诉他,你妈妈当年可是大学中文系毕业,以前写的文章还拿过很多奖呢。

儿子更感兴趣了,问了我很多过去的高光时刻。

当孩子感受到,妈妈是一个情绪稳定,有自己精神世界的人时,他才会重新审视你,更加尊重你。

这个时候,你的话,在他心里才有不一样的分量,你的建议,他才会愿意听。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儿子变了。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对我恶语相向,而是温和,尊重,也比过去更信任我。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我经历痛苦的反思,先做出了改变。

跟青春期孩子起冲突后,父母的心就像在油锅里煎一样,又气又恨,坐立难安。但正因为我们是父母,才不能把自己也变成“小孩子”,跟那个“混小子”对着干。

这样只会让我们彼此都撞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

相信我,不管眼前的孩子有多么的可恶,只要家长愿意先退一步,学习成长,一切都会跟着改变!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当青春期孩子态度恶劣、不尊重你时,不必翻脸,不必发火,看懂“乌鸦定律”就够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