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现在学历贬值了,考不考大学都无所谓了。你要真信了,就输了。
现在顶级985毕业生依然稀缺,只要专业不是太糟糕,出来仍然有大把的好工作等着他们。
真正贬值的其实是那些专科生、双非本科生。如果专业好点,还好,如果读了个冷门专业,那大概率是找不到好工作了。
所以,如果要卷,孩子也卷得动(这一点很重要),那最起码要去冲个985和211大学。
如果孩子能力有限,拼死只能卷个专科或普通本科,那就别太难为孩子了。
孩子身心健康更重要。
那你可能要问了,我咋知道孩子有没有可能冲上985和211大学呢?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尤其是等孩子到了初二,如果他身上具备了下面这5个特点,那孩子大概率,不需要太费力,就能上个重点高中,以后考985和211大学并不难。
特点1:知识基础特别扎实。
知识基础,包括语文的字词音、古诗词、文言文、文学常识、实词虚词、病句等等,孩子掌握得非常好,考试基础部分基本不丢分。
英语中学2500单词,主要语法知识,熟练掌握,涉及单词和语法的部分,很少丢分。
数学书上的公式定理概念,能够如数家珍,公式能够推导,书上的例题和课后的习题,都能够独立做出来,且步骤清晰,逻辑缜密。
孩子只要知识基础足够扎实,每一门至少可以拿到80%的分数。
基础扎实的孩子,往往心思细腻,注重细节,做事有耐心,定力足。
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品质,只此一点,就可以把大多数孩子甩到身后。
现在中考还是比较侧重于基础考察的,基础扎实的孩子,是非常有优势的。
那些基础差的孩子,即便靠着疯狂刷题、补课,侥幸考上了重点高中,他们进入高中以后,成绩下滑几乎是必然的,因为高中阶段,知识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基础不好,后面根本学不明白。
特点2:擅长做时间管理。
这类孩子基本不熬夜,初中每天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精力充沛,上课注意力集中,知识吸收率高。
课后除了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够留出1~2个小时,进行体育运动和课外阅读。
初中三年,越到后面,时间越紧,如果前期时间足够宽裕,后面即便学习任务加重了,孩子的休息时间、运动时间和阅读时间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孩子保持劳逸结合,即便学习时间不是最长的,但学习效率一定会很高。
那些喜欢卷时间,经常熬夜,把自己的时间压榨到极致的孩子,根本无法跟这些“时间管理大师”型的孩子竞争。
特点3:熟练掌握应试技巧。
平时学得再好,如果孩子在考场上,不会利用时间,无法调整心态,不懂得从细节上规避犯错,那他是很难将自己的实力全部发挥出来的。具体的技巧就包括:
1、合理规划做题时间。
要做到这一点,孩子一定要在平时,多进行限时训练,上了考场以后,时间利用更游刃有余,至少能留出30分钟左右用来检查。
2、圈划勾标,提取关键词。
以后的考试会越来越注重考察阅读能力。
大家应该都发现了,现在很多试卷,卷面字数越来越多,甚至数学和物理这种理科,也越来越来“文科化”,题干越来越长,洋洋洒洒几百字的,也越来越多。
没有读题技巧,不会圈划勾标,不会提取关键词,那会在做题时浪费大量时间。
而且还可能犯漏题,看错信息,误解题意等低级错误。
3、读懂题目的提示性信息。
如语文的阅读理解题,每道题后都会标明本题的得分,孩子要会根据分值来按点答题。3分题,就按3点来答,这样能最大限度保证答得全面。
4、书写答案有排版意识。
光会答题还不够,还要懂得如何将答案清晰地呈现出来,方便阅卷老师批阅。
比如数学题,一定要写清步骤,逻辑缜密,不要跳步,漏步,不要写漏单位等等。
5、会用草稿纸。
平时做题就养成好习惯,草稿纸一定要分区,并标上题号,字迹要工整,这样上了考场,孩子在检查环节,能快速定位出错的地方,提高改错效率。
特点4:心理素质良好。
心理素质好的孩子,情绪特别稳。
考好了,不会得意洋洋,忘乎所以,高兴得自己姓啥都忘了。考差了,也不会垂头丧气,而是能快速整理好心情,再接再厉。
初中拼的远不只学习成绩,越到后期,尤其到了初三,临近中考的时候,在压力作用下,孩子们的情绪波动会非常大,容易患得患失。
只有那些内核稳定,心理素质好的孩子,能笑到最后。
特点5:亲子关系良好,能与家长配合。
初中阶段,能和家长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样的孩子更有可能在中考中胜出。
孩子与家长的亲子关系良好,家庭内耗小,孩子能获得来自家庭的精神支持,学习动力十足,所以,他们几乎不可能厌学。
他们即便有情绪心理问题,也往往能在家长的协助下很快走出来,所以,也基本不会出现抑郁的问题。
厌学和抑郁,这是初中时期,孩子学习上的两只拦路虎,那些跟家长各种不对付,各种闹腾的孩子,很容易败在这两点上。
他们中的很多人,要么辍学,要么成绩很差,最后连普高都上不了,只能去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