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看到孩子的数学考试成绩,很多爸爸妈妈都着急上火。他们问我:”你说说,那些考数学第一名的孩子,到底有什么秘诀啊?”
我把这些年辅导过的孩子们都回想了一遍,发现真正的数学学霸都有这么三个学习心法。不过,这些心法听起来可能有点反常识。
心法一:只做不想
我家附近有个小男孩,数学成绩一直不错。每次放学回来就到物业的小桌子上写作业,他先刷数学题,一道接一道地做,按部就班。
有天我好奇地问他:”你不觉得做数学题很难吗?”
小男孩摇摇头说:”我从来不想难不难的问题,看到题就做,不会就做下一道。”
这话听着简单,可里面藏着大学问。咱们观察一下那些数学不好的孩子,他们是怎么对待数学题的?
拿到题目先说:”这题好难啊!”然后开始抱怨:”我肯定做不出来。”甚至还没动笔,就已经被自己吓退了。
这就跟打仗一样,你没开枪就先怕了,那还怎么打赢?
数学好的孩子不会这样,他们看到题目就直接动笔计算。就像玩游戏一样,不去想这关难不难,先打了再说,即使输了也是积攒经验,颇有曹操当年的风范。
心法二:多看过程
记得前几天,我遇到一个有趣的场景。一个妈妈正在辅导孩子做数学,看到孩子做错了,立马就说:”错了错了,重新做!”
可你知道吗?这恰恰是在浪费最宝贵的学习机会。
那些数学成绩好的孩子,做错题后会怎么做?他们会仔细看看自己的解题过程,找出错在哪一步。
就像破案一样,顺着线索一步步往回查。计算没问题,那是不是理解题意出了问题?理解题意没问题,那是不是解题思路走错了?
或正推,顺着原有的思路再捋一遍,或反推,用结果带入上一步骤,检查有无问题。
通过这样的”破案”过程,孩子不仅能找到错误原因,还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心法三:正视反馈
班里有个数学学霸,每次考试都能拿高分。有天我问他:”你是怎么保持这么好的成绩的?”
他给我讲了个有意思的习惯。每次做完作业或者考试,他都会把错题记下来,然后去问问同学是怎么做的,或者请教老师哪里想错了。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孩子,每次考完试就把卷子一扔,错题也不看,更别说去找原因了。久而久之,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分数自然上不去。
数学学习就像是在和老师、题目对话。题目告诉你哪里没弄懂,你就去补哪里的漏洞。考试分数告诉你哪些知识点还不扎实,你就去强化哪些内容。
说到底,学好数学不需要什么特殊天赋,关键是要有这三个心法:做题时不纠结难度,专注于解决问题;做错时多看过程,找出问题所在;接受各种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爸爸妈妈们,与其整天担心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如帮他们养成这些好习惯。记住,不是只有聪明的孩子才能学好数学,而是学好数学的孩子才更显得聪明。
让我们陪着孩子,一步一个脚印,把数学这座大山一点点地征服。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