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到一条新闻:成都火锅店里两个小孩疯跑,两次差点撞上端着热汤的店员,店员在躲闪中烫伤了自己。咱先别着急贴“熊孩子”的标签,在公共场合有这样行为的孩子,说白了是“规则意识”薄弱。
今天就来聊聊规则教育。很多规矩不是孩子长大自然就懂的,而是我们必须提前教,让孩子反复学的,尤其6岁前。
稍有点常识的都懂,6岁是个坎儿:之前只在家里和幼儿园打转,上了小学,就进了“小社会”,有很多规则。此时不教以后:上学迟到,作业弄丢;跟同学抢东西,说话冲,没人愿意和他玩,哪儿哪儿都是毛病。
因此,6岁前就要从生活、社交、学习这三个方面懂得一些基本的规则,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01. 生活规则——独立自主,有责任心
生活规则是孩子自立的基础:从自己穿衣到安排时间,每件小事都在练本事。一个能独立料理好自己的孩子,脑子有条理,学习不会差的。
1.自理能力与自我照顾,独立第一步
Todo:从收拾书包到整理玩具,玩”3分钟极速收纳挑战”,让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变成充满成就感的游戏。
2.规律的作息,做事有时间意识
Todo:和孩子一起制作”作息墙”,用三种图标代表起床、上学、睡觉,记录每天三者的时间,贴到作息墙上,帮孩子认时间,把 “不迟到” 变成激励游戏,如累积一周或一月不迟可奖励喜欢的文具或书籍。
3. 使用过的物品及时收纳,建立责任感
Todo:给孩子每件常用物品贴上 “专属姓名贴”,当孩子看着自己的水杯、课本拥有 “身份标识”,不丢三落四,建立责任感。
图片为AI生成
02. 社交规则——知分寸,会相处
上了学就进了 “小社会”,懂社交规则太关键了:知道尊重别人、好好说话的娃,善于交朋友,受人欢迎,更能得到支持,在学校自然顺风顺水,学得踏实;反之,孩子天天跟人闹别扭,光处理矛盾就内耗半天,哪还有心思听课专心学习?
与人相处融洽,懂得交往规则,是本事,也是情商。想要不拉垮,这些规则要记牢:
1. 懂得人际界限,学会换位思考
Todo:教孩子换位思考,你希望别人随便动你的东西吗?同样别人也同理。
2. 文明沟通,好好说话,不恐吓、不威胁
Todo:制作 “文明用语魔法卡片”,教孩子正确表达需求,如把 “给我” 换成 “请问可以借我吗”,把 “你让开” 改成 “我们轮流玩好吗”。
3. 发生冲突会协商,定规则
Todo:遇到矛盾时,试着 “说感受→讲需求→提方案→定规则”,比如:”你抢我的积木,我很生气,是我先拿到的,你可以拿恐龙和我交换。”
4. 做错事情及时道歉,要真诚
Todo:和孩子玩 “情绪小雷达” 游戏,当发现自己做错事,知道用 “道歉三步曲”——看着对方眼睛说 “对不起”,说具体原因,提出弥补行动,用真诚化解矛盾。
图片为AI生成
03. 学习规则——先“会学”,再“学啥”
入学低年级的娃,重点是学习态度和习惯——他坐得住、学得进、知道先干啥后干啥!这就跟盖房子打地基似的,得早做准备,不然上学后从0️⃣开始,费劲又上火,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1、端正态度,找到学习兴趣、体验成就感,知道为啥学;
Todo:让学习过程、成果可视化。用 “成果树” 记录学习过程,如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就画一片叶子,算出一道题就画一颗果实,让努力看得见,让习惯摸得着。适当阶段性奖励,不要太多。
2、养好习惯,形成学习生物钟:每天就那点事儿,雷打不动死规定;
Todo:每天练习写名字、数字、字母10分钟,晨读15分钟,思维训练游戏10分钟。
3、永远要事第一:先干 “该干的”,再玩 “想玩的”;
Todo:用彩虹任务卡排序,和娃一起列清楚要做事,并约定:“先把红标签的完成才能做黄标签,依次类推。” 孩子慢慢就懂了:什么是需要先做的,比如当天的朗读作业,什么是可以放一放的,如想看的漫画。
最后,
教娃守规矩,是教他理解 “这个世界基本的运行规则”——让他知道,任何事都有其底层逻辑,遵守规则,生活会顺心很多。
立规矩要趁早——就像赶羊进圈,小时候不领着走正道,大了满山跑你也撵不上了。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