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2025年高考没有作文素材?背下四张表,默写作文一举两得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高中古诗词主题分类背诵表

一、家国情怀(8首)

诗句

篇目

主题关键词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战争批判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壮志未酬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借古讽今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忠君爱国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怀才不遇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

黍离之悲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临终忧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担当精神

二、人生境界(12首)

诗句

篇目

主题关键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自信豁达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

精神自由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乐观旷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逆境奋进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

孤独凄凉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老病孤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

生死深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亡国之痛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惆怅落寞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爱情哲思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

从容淡定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

超脱达观

三、自然山水(10首)

诗句

篇目

主题关键词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清幽恬淡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雄奇险峻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柳永《望海潮》

壮阔繁华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宇宙永恒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奇幻仙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物我两忘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苍茫壮美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空灵静谧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早春生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夏日绚烂

四、文化哲思(10首)

诗句

篇目

主题关键词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前赤壁赋》

生命短暂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序》

盛衰无常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人类渺小

“锦瑟无端五十弦,极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

追忆惘然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极《琵琶行》

命运共鸣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天人合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诗经·秦风·无衣》

团结互助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历史孤独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哲学追问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永恒与瞬间

高考作文四大主题诗词应用指南

一、我与自己(自我认知/成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应用示范:当论述”突破自我局限”时,可写:”李白在《行路难》中吟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种面对困境仍坚信终将抵达彼岸的豪情,正是当代青年应有的精神姿态。人生航程中,我们既要认清现实的冰塞川、雪满山,更要保持直挂云帆的魄力。”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

应用示范:写”内心定力”主题:”苏轼在风雨中’莫听穿林打叶声’的从容,启示我们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外界的评判,而在于建立稳定的精神内核。当同龄人陷入内卷焦虑时,保持’吟啸且徐行’的节奏,或许才是突破’剧场效应’的智慧。”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

应用示范:论述”挫折的价值”:”刘禹锡用’千淘万漉’比喻人生的淬炼过程。当代青年在学业压力下,当理解’狂沙’的磨砺恰是显现真金的必经之路。那些深夜刷题的疲惫、竞赛失利的苦涩,终将在坚持中转化为生命的纯度。”

二、我与他人(人际关系)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应用示范:写”陌生人温情”:”在原子化社会里,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情力尤为珍贵。当我们在高铁上帮旅客安置行李,在街头为环卫工递上矿泉水时,这种超越身份标签的关怀,正是对抗现代性冷漠的良药。”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诗经·秦风·无衣》

应用示范:论述”团队精神”:”抗疫期间,医护人员用’与子同袍’的誓言筑起生命防线。这种源自《诗经》的团结精神,在当代演化为方舱医院里共享充电宝、社区团购中帮独居老人代购的微小温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应用示范:写”新型社交关系”:”王勃的’天涯若比邻’在数字时代有了新解。当网课使同窗变成像素点,当游戏战队成员素未谋面却默契十足,我们正在重构’知己’的定义——精神共鸣远比地理距离更重要。”

三、我与时代(社会责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应用示范:写”青年担当”:”林则徐’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抉择,与当代大学生扎根西部支教、海归学子突破芯片封锁的选择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真正的时代参与,从来都需要将’小我’融入’大我’的勇气。”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应用示范:论述”文化传承”:”陆游临终不忘的’家祭无忘告乃翁’,恰似当代青年用短视频复原古法技艺、在游戏中植入非遗元素的创新传承。我们告慰先人的方式,正是让传统文化在时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应用示范:写”创新精神”:”赵翼’各领风骚’的断言,揭示着每个时代都需要破局者。当90后科学家颠覆传统研究范式,当Z世代用元宇宙重构社交规则,我们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风骚’新篇。”

四、我与生活(生活哲学)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应用示范:写”慢生活”:”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美学,在’996’盛行的今天更显珍贵。当我们开始练习正念饮食、组织小区读书会时,这种对抗’速度暴政’的尝试,何尝不是现代版的’东篱采菊’?”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应用示范:论述”得失心”:”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脱,为被’上岸’焦虑裹挟的年轻人提供了精神解药。当考研结果揭晓时,那些在图书馆度过的晨昏本身就已构成生命的丰盈,何必仅以录取通知书丈量价值?”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应用示范:写”生活诗意”:”陆游笔下’卖杏花’的市声,在今天可转化为外卖小哥头盔上的樱花贴纸、阳台种菜族收获的第一根黄瓜。真正的诗意不在远方,而在我们赋予庸常生活的审美凝视。”

主题角度情境默写测试题

主题一:从师求学

(2025届广西桂林市高三第一次跨市联合模拟检测)在讨论从师求学的问题时,有人认为应该选择年龄大的人作为老师,而韩愈在《师说》中则提出“,”,强调从师的目的是学习道理,与年龄大小无关。

答案: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025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韩愈在《师说》中批判了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现象,指出“,”,这种观念导致了“师道之不复”的后果。

答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主题二:回归田园

(2025届广西桂林市高三第一次跨市联合模拟检测)陶渊明厌倦了官场的虚伪与污浊,回归田园。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他用“,”表明自己坚守本心,回乡种地的决心。

答案: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主题三:借代手法

(2025届广西桂林市高三第一次跨市联合模拟检测)小徐同学想在课前演讲想讲一下借代手法,一时未能想出恰当的例句,同桌小王提醒她说,在唐宋诗文中有许多使用了借代手法的句子,像“,”就很好。

答案: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025届河南省天一小高考高三三模)在古代诗文中,借代手法常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例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来借代琵琶女的悲惨命运,引发读者的共鸣。

答案: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主题四:持之以恒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班会课上,老师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告诫同学们学习应持之以恒,这让大家立刻联想到《谏太宗十思疏》中的“,”。

答案: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2025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荀子·劝学》中强调了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其中“,”两句,比喻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答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主题五:借景抒情

(2025届广东省高三一模)小张同学想在作文中引用包含“落木”和“江”两个意象的诗句“,”,用于渲染环境描写。

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025届江苏省徐州市卓越培养联盟校联考)杜甫在《登高》中,用“,”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主题六:爱国情怀

(2025届广东省高三一模)蛇年新春献礼视频《以武止戈》展示人民军队维护和平、保家卫国的决心,中国古代诗歌中也有不少含有“戈”的诗句,如“,”。

答案: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2025届湖南省九校联盟高三二模)陆游在《书愤》中表达了对未能收复失地的遗憾,其中“,”两句,展现了他早年的雄心壮志。

答案: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主题七:对时光的感慨

(2025届广东省高三一模)《诗经·卫风·氓》中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表面上描写桑叶,实则写人的爱情,由物及人是古代诗歌常用的手法,屈原《离骚》(节选)中的“,”也运用了该手法,表达对时光易逝的忧虑。

答案: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二模)李白在《将进酒》中感叹时光易逝,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答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主题八:音乐感染力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二模)古人描写音乐,常想象动物能闻乐起舞以突出音乐的感染力,如苏轼的《赤壁赋》中洞箫声可以“”,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箜篌声能使“”。

答案:舞幽壑之潜蛟,老鱼跳波瘦蛟舞。

(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描绘了琵琶声的凄凉,引发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答案: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主题九:思乡与离愁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古代诗词常常以“梦”为马,将梦的主体带到另一空间或另一时间,如“夜来幽梦忽还乡”,又如“,”。

答案: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月联考)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主题十:自然与人生哲理

(2025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赤壁赋》中的“,”两句,苏轼以月为喻,阐释了宇宙无穷的哲理。

答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月月考)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描绘了秋日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答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主题十一:对历史的反思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二模)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离骚》作了高度评价,称它兼有《国风》“”和《小雅》“”的特点。

答案:好色而不淫,怨诽而不乱。

(2025届河南省天一小高考高三三模)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其中“,”两句,揭示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答案: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2025年高考没有作文素材?背下四张表,默写作文一举两得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