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带孩子出门,增长视野,可是为什么孩子回家后不但没了灵气,反而更拖拉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一位妈妈,趁着节假日带儿子去北京玩,这是孩子一直想去的地方。妈妈带了万把块钱,北京可以玩的地方都带着孩子玩了,孩子想吃的东西,也都买给孩子尝了。带去的钱,所剩无几。

对妈妈来说,这次可是大慷慨,平时可舍不得。

然而让妈妈意想不到的是,儿子回家后,没有任何改变不算,反而连之前的那点灵气也没有了。

儿子像是变了一个人,只觉得整天懒懒的,什么也不肯干,连写作业都拖拖拉拉了。

妈妈很不理解:“不是说旅游可以增长孩子视野吗?怎么会这样?”

01

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陷入沉思。因为,像上面妈妈这样的家长很多。他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其实这样的做法,孩子的成长力没有得到培养,因为父母给予孩子的是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种让人快乐的神经递质。玩手机、看电视、刷短视频、玩游戏、吃美食等,可以让大脑分泌多巴胺,产生短时间的愉悦感。孩子要是习惯了这样刺激—快感的快乐,为了继续维持,就需要更多更强烈的刺激,孩子才会得到满足。

相反,这种强烈的刺激一旦结束,回归到学习、做家务、运动这样的低刺激又是延迟满足的事情时,还自己就会觉得无聊、痛苦,从而产生抵触的情绪。

这些事情,下苦功,是得不到好成绩的。学习就不说了,即使是运动,不管是为了比赛还是健身,都是需要坚持的,否则无法感受到其中的作用。

所以,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父母为孩子付出越多,孩子不但不领情,反而觉得父母为他们付出很不够,他们很不满足。

因为孩子一旦陷入对多巴胺的需求中,这就是个无底洞。

02

怎样引导孩子不被多巴胺“侵蚀”呢?

第一步就是学会欣赏孩子。我们要多关注孩子的优点,要用80%的注意力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剩下的20%是关注孩子的弱点吗?不是。

关注孩子优点以后,剩下的就是对孩子多多鼓励。

耶鲁大学教授总结了一份天赋测试表(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我们可以根据这份天赋测试表,测一测孩子的优点。

然后根据孩子的天赋,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合的学习方法。这样,我们就不用在孩子不擅长的领域苦苦消耗精力了,那会很累的,还容易使你怀疑人生。

孩子的天赋所在,往往是孩子感兴趣的领域。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就有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了。

第二步,自己的事自己完成。

父母不要去包办。孩子的房间,要让孩子自己打扫。学习上,更要让孩子自己安排,让他知道:学习是我的事情,我的责任。

上面的案例中,如果妈妈带儿子去旅游前,试着让孩子来安排这一次旅行,从计划到实施,都让孩子参与。孩子要是不会,母子俩一起商讨。那样的话,孩子的积极性明显高了。

因为这次旅行,本就是孩子一直想去的,先天条件很充分呐!但是妈妈只觉得孩子小,一路上又是花钱又是疲惫,结果孩子面前不讨好。

03

第三步,让孩子拥有成就感。

很多孩子,不是不知道努力,而是努力以后收不到理想的效果,从而泄气,没有信心了,才会摆烂。

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信心,最合适的方法就是“步步为营”。就是像玩闯关游戏那样,一关成功了,就会有相应的积分奖励或者开启绿色通道,可以进入下一关。

这一过程,会激起孩子的挑战欲,从而找回自信。因为闯关成功,就意味着之前付出的努力,得到肯定和认可了,孩子会很有成就感。

引导孩子学习也可以用这样闯关的方法,孩子会乐在其中。坚持一段时间,孩子整个人会精神饱满、自信爆棚,整个状态焕然一新。

在闯关过程中,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父母对孩子,不建议使用物质奖励,那会导致孩子陷入另外一个极端的,即多巴胺快感。我们重在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是短暂的多巴胺快感。

学校里老师的话,可以物质奖励,因为同班同学之间,本身就是竞争关系。老师的物质奖励反而是孩子的调侃剂。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带孩子出门,增长视野,可是为什么孩子回家后不但没了灵气,反而更拖拉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