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是在开玩笑,教育孩子,真的要多夸。
家长们一定要清楚一件事:
教育孩子,不是让你“代理”,而是要让孩子学会“主动”。
你要知道:
如果你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孩子自己的能力,那你下再多的苦功夫,其实都是白费的。
有些家长要问了:
可是你让孩子去学习,他也不学啊,怎么办?
办法其实很简单:用正确的方式夸他。
01.
为什么一定要多夸孩子?
巴甫洛夫有一个观点: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你的夸奖,实际上就是对于孩子的一种暗示:
当你不断向孩子重复他存在某个优点时,久而久之,他便会不断给自己进行这样的心理暗示,从而在潜意识中认可这种优点,并不断向其努力。
所以,千万别吝啬你的赞美,因为你可能夸着夸着,那些优点就真的变成现实了。
但同时,家长们也需要注意一件事: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你的夸奖会让孩子放大优点,就同样可以放大缺点。
很多家长或许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夸他两句,他就要上天;
说他两句好话,他就找不到北。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家长根本不敢夸孩子——你越夸,孩子越难管。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本质上是因为你夸错了方向。
02.
想让孩子主动学习,
多夸他认真少夸他聪明
为什么不要经常夸孩子聪明?
首先聪明这件事儿,定义很宽泛,
但聪明到天才之间,差距远比“普通”和“聪明”的距离远。
换言之,你所认为的“聪明”,可能真的不算聪明——这话随锐有些不好听,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事实。
其次,就是经常夸孩子聪明,他可能会“骄傲”。
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天赋自然重要,但有了天赋,不努力一样学不好。
如果孩子仅仅只是有一点聪明,你过分放大,导致孩子越来越骄傲,他就会想——我这么聪明,还用学吗?根本没必要那么努力。
这种情况,真的太常见了。
你要清楚:孩子就算再聪明,不努力仍旧是硬伤——天赋只是决定孩子的上限,但努力程度则决定了他能不能达到上限。
而这,便是为什么我希望家长们多夸孩子认真:
你一定要让他有一种感觉——认真,是比聪明更加可贵的天赋。
03.
想让孩子有毅力,
别夸他坚强夸结果
这一点或许很多家长都会感到不理解:
坚强不就是有毅力吗?为什么不能夸?不是说了要心理暗示吗?
但这里情况其实还有一点不同——坚强是一种过程,这个词本身便存在着一定“吃苦”的意味。
仔细想想看,当你夸一个人坚强时,是不是大多数情况下都建立在“坚持下来了一件很难的事”的前提下?
而认真却更多重点在投入——没有困难可以认真,可没有困难却无法坚强。
家长们尽量不要用这类与“吃苦”相联系的词语夸孩子,
否则,孩子可能会觉得:
什么坚强啊,我才不要坚强,我才不要吃苦。
这时,家长们其实更应该把夸奖的重心放在结果上。
当孩子踢球摔了一跤,从地上爬起来时,你夸他坚强,他可能反而会哇哇大哭,但你如果夸他“宝宝,你刚刚那球踢得真棒!”他便会开开心心的从地上爬起,继续投入事情本身中。
同样的,放在学习上,如果孩子经过刻苦复习使得成绩提高了,不要说“这都间隙尺下来了,真不容易啊”要说“这么棒,我就知道你这次成绩一定能进步!”
要用这种方式,让孩子淡化拼搏过程中的“苦”,重视成功后的“甜”。
如此一来,孩子便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学习,并且根本不在乎累不累——因为他知道,相较于当下的苦,成功的喜悦更值得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