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回了老家几天,待在父母亲身边,心中非常温暖,同时产生了一种想法——怎样能让自己的孩子小时候愿意亲近,长大后愿意回家?
亲近不是依赖,是彼此独立,又相互支持,深度链接。如果孩子成年后,住在家里,但是关着房门不理睬父母,这不是亲近父母。
为了成为孩子愿意亲近的母亲,我计划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自我修行。
1. 陪伴:关注与倾听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需要时间和耐心。陪伴才能创造共同的回忆,才会从心底深处生出深刻的难以割舍的感情,才会彼此了解,彼此信任。
如果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即使是面对一个不会说话的奶娃娃,他一哭一笑你就会知道他的需求。他调皮捣蛋或者哭哭啼啼时,你也能很容易猜透他的心思。
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在孩子的每个阶段,你都是一个新手妈妈,但是,不用为此担心,只要你一直陪在孩子身边,孩子就会从言行上告诉你他的需求,教你如何做个合格的妈妈。
孩子长大的很快,珍惜相伴的时间。
2. 给予无条件的爱:接纳与包容尊重孩子。爱他,首先要尊重他,尊重他的感受和想法。即使是一件大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可能都很重要。如果他因为什么“小”事情而哭泣,不要忽视和否定他的感受,更不要批评他。
允许和接纳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自己也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为什么不能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呢?可以引导,不可一味地批评或否定。通过宽容和理解孩子,传递自己对他的爱。
信任孩子,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有向好的愿望,同时多多肯定和鼓励他。现在,面对四年级的星星,我相信他可以对自己的校内学习负责,相信他可以处理好与同学们的关系,相信他自己出门时会注意安全,相信他会很好。即使没有做好,也没有关系,我会和他一起。只有相信他,才可以慢慢放手,孩子才能慢慢走入更开阔的天地。3. 能够帮助子女:支持与引导
帮助子女的前提是孩子需要,父母有能力。孩子不需要的帮助不是帮助,而是对他的干涉。父母要修炼自己的能力,有能力让孩子信任自己,有能力给予他爱,有能力给他力量。
不断提升父母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经济能力。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在面临孩子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的认知和经济能力都可能是非常有限的,也很可能是完全跟不上的。但是,我会努力的。如果做不到,我也会让他知道,妈妈能力有限,但是会在他不远的地方陪伴他,支持他。
努力做好我自己。我不会把人生的意义全部压在孩子身上,孩子肯定也不愿意背负我的人生,我需要做好我自己。做一个有能力、有温度、坚韧、真诚的人。
做子女愿意亲近的父母,需要平衡关爱与自由、控制与放手,考验着父母的智慧,这将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修行。
虽然无法确定孩子未来的路,但是可以决定怎么走自己当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