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养娃有4大禁忌,躲过一条孩子少生病,老辈人早就摸透了!赶紧看看你有没有在犯吧?
01
忌哭时饮乳
相信许多“新手”妈妈都会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喂奶时孩子不张嘴,有些妈妈为图省事,会趁孩子在张嘴啼哭时将乳头塞入孩子口中喂奶,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是不好的。
因为孩子在啼哭时,会持续吸入冷空气,如果在这时喂奶,冷空气会与母乳混在一起,进入胃中。如果冷气经久不能消散,就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孩子吐奶、腹胀、口角流涎,严重的还会导致全身不适。
02
忌频繁洗浴
传统中医认为,孩子在出生后1岁以内,特别是刚出生第1周内应当少洗澡。因为刚出生的孩子犹如草木刚刚萌出的新芽,皮肤娇嫩柔弱而未经寒暑,无法承受反复洗澡给皮肤带来的刺激,而且频繁洗澡会增加孩子受凉生病的机率。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孩子皮肤表面有一层体脂膜,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不宜过于频繁洗澡。
03
忌见“非常之物”
“非常之物”是什么?就是一些孩子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且容易引起惊吓的人和事物。中医认为孩子脏腑稚嫩,不但身体发育不全,心神也比较怯弱,容易受到惊吓。
孩子从未见过的陌生人、鸡鸣狗叫、路边奇异的物件等都能引起孩子的惊吓。以前同事就是带孩子寺庙,然后回来后小孩一直生病和哭闹不止,新手妈妈关于这一点还是要忌讳一些,有时候有些事情就是那么的玄乎!
中医认为孩子的体质具有“心常有余”“肝常有余”的特点,惊吓会导致孩子精神不安,引发心惊、肝风等诸多病证,如孩子夜啼、腹泻等。
04
忌脾胃寒凉
中医认为脾胃属土,喜温燥而恶湿冷,温养才是调理脾胃之道。
温养脾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尽量不要给孩子吃冷食、寒食,如:黄瓜、生菜、西红柿、冰淇淋、西瓜、柿子等,而应多给温食、热食,如:小米、糯米、牛羊肉、南瓜等;二是尽量不要给孩子吃性味偏寒、偏凉的食物,而应多给性味偏温的食物。冷食、寒食入口会损伤脾胃阳气,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