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儿:
你家孩子,到底是不是“读书的料”?
学习这件事儿上,从来不乏努力的人,但即便同样努力,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却又总是天差地别。
为啥?无非是因为有人是那块料,有人不是。
怎么辨别?难道看天赋?
不,孩子就算没有天赋,只要具备以下四点,一样是“读书的料”!
01.
平时写作业,屁股能不能坐住
孩子的世界,其实挺小的。
坐得住这件事儿,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很难——就好比努力,谁不知道努力?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
更何况——坐得住,只是学习的第一道门槛!
它意味着孩子能沉下心开始学习——而且这种孩子,一旦进入状态,通常思路更清晰,知识记得也更牢。
02.
碰见道难题,会不会一直“抠”
说实话,“有钻劲儿”才是学习中真正的天赋。
为啥这么说?
你想获得提高,需要什么?
需要不断学到新知识。
想不断学到新知识,需要什么?
需要你有“钻劲儿”。
真的,没有钻劲儿的孩子,上限一定不会高。
为什么孩子很努力,成绩却稳步不前?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没有“钻劲儿”.
看似努力,实际上做的永远是自己会的那些题。
会的题再怎么反复刷,也不能获得真正的提高——学习,就是要学不会的,已经会了的,还学他干什么?
03.
放假回了家,够不够自律
在学校认真,不算真的认真,回了家还努力,才是真的努力。
很多孩子:
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夸他认真,
回了家就彻底“放飞自我”。
你要明白,真正“有后劲儿”的孩子,从来不只在课堂上学习——恰恰相反,他们更多的努力,都用在你看不见的这些地方上。
为什么有些孩子,你觉得人家天天玩,可是成绩却不错?
因为人家不是天天玩,人家回了家也照样学习。
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不光要看他在学校什么样,更要看他平时怎样做。
04.
考试没考好,会不会“复盘”
来,家长们报个数,看看有几个孩子是懂得在考试后进行复盘的?
为什么孩子成绩不提高?
一大原因就是因为不会“复盘”。
有多少孩子,考完试就是考完了,回家就开始“放松”了。
成绩出来,看也不看,卷子一丢,该干嘛干嘛去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复盘其实是最有效的提分方式。
为什么?因为你的错题,其实就是你学习中的薄弱点。
那些试卷,从来不只是试卷,更是孩子成功路上,最好的“踏脚石”!
寄语:
发现一件事没?这四点里,我唯独没有提大家最想看到的“天赋”。
为什么不提天赋?
因为孩子没有天赋,一样可以是“读书的料”!
毕竟:
教育最美的风景,从来不是山顶的喝彩,
而是向上攀登时,汗水所汇聚成的河流。
所谓 “读书的料”,其实是 “成长的苗”。这些看似天赋般的“技能”,其实更多来自可以后天的培养。
教育的真谛,从不是筛选 “天才”,而是唤醒每个普通孩子内心的学习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