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经过去十几天,孩子们玩得开不开心不知道,但是身边的家长却一个比一个在焦虑。
有的在焦虑想带孩子去玩去旅游奈何没钱没时间,有的在焦虑孩子在家待着天天玩手机怎么办?
普通家庭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真的只能有很多钱和时间才能给孩子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暑假么?
01
今天跟大家分享4件能够让孩子低成本过一个高配版暑假的小事。
不费钱也不占用上班时间,为孩子打造一个精神富足、情感丰盈的暑假,坚持一个暑假,你会收获一个更有生命力的孩子。
邀请孩子当一回你的“老师”
只要父母足够谦虚,真诚请教,每个孩子都愿意分享他引以为豪的“技能”。
让孩子当一回老师,教我们搭积木、玩纸牌、滑板起步、打一段游戏关卡。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能力的被确认以及主导的喜悦。这份“被需要”的成就感,是任何玩具或去哪旅游都比不了的精神滋养。
而且家长的谦虚和低姿态,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只能仰视父母,也可以平视,而这种平视会自然拉近亲子关系。
最重要的是与其逼孩子学,不如让孩子在教中边享受边学。
我5岁的儿子在上篮球课,有时候久没上课我希望他可以复习一下,免得时间久了跟不上,但是他不太愿意去练习。
我就采取虚心请教的方式,每次都让他教我。
结果他把所有教学内容都给我示范了一遍,不催不吼就把事儿办了,而且教是一种更有效的学。
(在努力给我示范拉伸动作的小老师)
每日一个小肯定
暑假不想孩子太摆烂,说教和指责没有用还影响亲子关系,那就试试用肯定激发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人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反而会更有力量作出更好的行为。
把孩子当成一张白纸,不管孩子做得怎样,是否符合你的预期,都尝试去看到孩子已经做到的地方。
哪怕他只做到了1,随着你的肯定,他可能就有力量去做到2,然后一点点往上增加。
给大家一个肯定孩子最简单的模板句式:
描述事实+点明品质+表达感受=我看到你【具体行为】,这说明你很【品质】,妈妈觉得【感受】。
“你今天主动把牛奶递给爸爸(事实),说明你很体贴别人(品质),妈妈看到了特别开心(感受)。”
如果能够给孩子当面表达最好了,如果说不出口,也可以写成便利贴睡前贴在孩子床头。
父母对孩子具体而真诚的肯定,是滋养孩子自信的珍贵养分。
而且,当孩子感受到自己哪怕一点点的努力都会被父母看在眼里,他们就更愿意去付出努力。
反过来,如果孩子不管怎么做都会被父母挑毛病,孩子就会获得一种无助感,不愿意再尝试努力。
陪孩子一起找到暑假的节奏
孩子暑假颓废,除了看手机还是看手机,很多时候是缺乏计划,他自己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我们总有一种错觉,觉得孩子就应该自己会做计划,但其实你没有教他,他是不会的。
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每日计划,这个计划不是为了监督孩子学习,而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计划和复盘,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一天生活。
可以包含孩子想做的事情如看手机和必须做的事情如写作业。
(计划和复盘表格)
跟孩子一起商量计划,不仅可以赋予孩子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还可以通过每日简单的复盘,引导孩子反思和调整自己的状态。
通过不断地试错和复盘,孩子才能学会慢慢管理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仅仅服从家长的安排,一离开家长的视线就肆意放纵。
向孩子展示你的工作
如果可以的话,带孩子去你工作的场所(哪怕只是短暂停留),看看你的工位,认识一两位友善的同事,简单讲解你每天工作都在做什么。
如果是在家工作,可以邀请孩子安静地坐在旁边观察一会儿。也可以用他能理解的语言解释你的工作。
我经常对我5岁的儿子说:
“妈妈在写文章,妈妈在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方法和知识分享给有需要的人或者妈妈一会要和一个阿姨讲电话,这个阿姨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向妈妈求助。”
有时候睡觉前,我还会把我工作上遇到的一些事情,编成故事讲给他听。
有一次我把我自己编的一个绘本故事发布到公众号,还特意用的我自己的声音。当我放给他听,并且告诉她那是我的作品的时候。
他整个人都惊呆了,抱着我就狂亲,之后天天吵着要听我写的故事。
向孩子展示我们的工作,不仅可以满足了孩子对“爸爸妈妈不在家或者工作时都在做什么”的好奇心,还能极大地拓宽他们的世界认知。
而且因为了解了我们的工作内容,他们也更愿意在我们说工作要忙不能陪他时表示理解。这是一种深层次的连接与尊重,也为他们未来探索自己职业的可能性埋下种子。
02
走马观花的旅行孩子很快就会淡忘,精致的玩具孩子玩了几次就会喜新厌旧,但爸爸妈妈用心陪伴的时光和敞开心扉的分享,会在孩子生命里沉淀为真正的滋养。
所以,我们不必努力追赶所谓的旅游见世面,也无需担忧孩子放松一个暑假就会废掉。
当我们放下焦虑,俯下身,打开心扉,真正去看见和滋养孩子的内心,同样可以为孩子打造一个精神高配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