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一个家庭,比没钱更可怕、比争吵更伤人的,是父母常挂嘴边的这3句话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昨晚看到一个视频,特别扎心。

一个8岁男孩,因为考试没考好,妈妈当着全家人的面说:“你看看人家小明,次次考第一,你呢?废物一个!”

孩子低着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毁掉一个孩子,有时候只需要一句话。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最初的宿命。”

一个家庭里,最可怕的不是没钱,也不是争吵,而是父母总是脱口而出的这3句话。

01

第一句:你怎么这么笨?

知乎上有个分享,小雨从小就被贴上了“笨”的标签。

数学题不会做,妈妈说:“你怎么这么笨?”

钢琴弹错了,爸爸说:“笨死了,教多少遍了?”

后来呢?小雨真的变“笨”了。明明能做对的题,她不敢举手;明明有想法,她不敢表达。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后,他会不自觉地向标签靠拢。

你说孩子笨,孩子就真的会变笨。因为在孩子心里,父母的话就是真理。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被父母否定智商的孩子,成年后的自信心比普通人低47%。

这不是教育,这是诅咒。

02

第二句:我都是为了你好

“不准看电视,我都是为了你好。”

“必须学钢琴,我都是为了你好。”

“不能交这个朋友,我都是为了你好。”

这些话,堪称中国式家长的万能挡箭牌。

朋友小李,从小到大的人生都被这句话捆绑着。

高考填志愿,他想学设计,妈妈说:“学什么设计?没前途!学金融,我都是为了你好。”

工作了,他想去创业,爸爸说:“创什么业?老老实实考公务员,我都是为了你好。”

30岁了,相亲对象是父母选的,理由还是那句:“我都是为了你好。”

结果呢?小李得了抑郁症。他说:“我这辈子,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著名教育家尹建莉说:“以爱的名义做的恶,是最大的恶。”

爱不是控制,更不是以爱之名的道德绑架。

真正的爱,是尊重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有能力过好自己的人生。

03

第三句: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你看看隔壁小明,人家年年三好学生。”

“你看看你表姐,月薪2万,你呢?”

“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多懂事,你呢?”

中国孩子的童年阴影里,一定有个“别人家的孩子”。

我认识一个女孩,从小就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

考了98分,妈妈说:“人家考100分。”

弹钢琴过了8级,爸爸说:“人家都10级了。”

她拼命努力,但永远达不到父母的期待,因为总有更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

心理咨询师李雪说过:“比较式教育,是在培养孩子的自卑感。”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要活成别人的复制品?

当你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较时,传递的信息是:你不够好,你配不上我的爱。

这种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一辈子都在寻求认可,却永远无法真正接纳自己。

写在最后:

语言是有能量的,父母的每一句话,都在塑造着孩子的人生。

你说他笨,他就真的不敢聪明;

你说为他好,他就失去了做自己的勇气;

你总是比较,他就永远看不到自己的光芒。

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不是豪宅豪车,而是父母懂得好好说话。

因为,父母的嘴,就是孩子的命。

如果你也认同,转发起来,让更多父母看到。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语言里,找到爱与力量。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一个家庭,比没钱更可怕、比争吵更伤人的,是父母常挂嘴边的这3句话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