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的状态就是带娃陷入深深的无力感之中,尤其是孩子的成绩出现断崖式下滑,很多小毛病改也改不掉,反复叮嘱却造成孩子对大人的唠叨自动屏蔽,确实是很头疼。
三十岁以后,人的身体综合指征逐年下降,而相应的责任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一方面需要上班挣钱养家经济负担重,一方面面对孩子育儿压力大,真的是人到中年充满着深深的无力感。
当代社会,父母对孩子都有期许,谁不想孩子好,看到孩子磨蹭、作业拖拉、成绩不理想、习惯不好,心里那个急啊!一急就情绪就不稳定,容易吼孩子,孩子越来越大,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父母控制欲强,产生矛盾,最后闹的双方不开心。
一旦与孩子产生矛盾,牢记这三句话,还是很有用的。
第一句话
妈妈很爱你,但你这个态度,让妈妈无法接受。
你自己也想一想,等心平气和,能够用好的态度说话时再来找我。
第二句话
妈妈希望你以后,不开心或生气的时候这样表达:
妈妈,我不开心了或者妈妈,我现在很难过,而不是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
第三句话
孩子贪玩不写作业时可以问孩子:你想先玩一会儿再写作业,还是作业完成后妈妈跟你一起玩。
平时多给孩子一些选择的自由,多给一份尊重,孩子和你顶嘴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育儿没有标准答案,在育儿的道路上,谁没有崩溃过。但有了孩子都想他以后有个好个未来,自己受过苦,不想他以后也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