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育儿日记:孩子总是拖拖拉拉?不是他们不想做,是我们催坏了他们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最近,我总想着改变孩子的习惯。

希望他能自己穿衣、自己收拾、帮忙做点家务。

可结果是,我越来越着急,孩子越来越“磨蹭”。

昨天早上起床,我没用比赛的方式,只是说:“我们该穿衣服刷牙了。”

结果孩子就慢吞吞、不情不愿。

我一急,就开始提醒、催促、甚至威胁:“你不晾衣服后面就没得穿了呦!”

最后还是在我的帮助下,他才慢吞吞地完成。

其实,我心里清楚:这样做,是“命令”而不是“引导”。

孩子不是不懂事,是我们把他做事的动力一点点催没了。

🌱

为什么孩子会“拖拉”?

🌱 1. 缺乏主动意识

长期大人包办,孩子习惯了“有人帮我做”,突然要自己动手,自然会抵触。

🌱 2. 家长的急迫感让孩子失去掌控

我们越急,他越慢,因为他在“守住自己的小世界”。

🌱 3. 缺少内在意义

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只能被动执行我们的安排。

🌱

我们该怎么做?

🌱 1. 给孩子选择权,而不是指令与其说“去晾你的衣服”,不如说:“今天衣服是你来晾还是我来晾?”“你先穿衣服还是先刷牙?”让他在小选择中找到参与感。

🌱 2. 用情景代替催促不是“你不收就没得穿”,而是:“衣服还在等你搭它们秋千呦,今天谁先飞上去?”

🌱 3. 坚持但不过度干预如果孩子一时没做,不要立刻接手。适度延迟满足,比如:“没晾好今天就穿昨天那件,也可以呀。”

🌱 4. 让孩子体验结果不是惩罚,而是自然后果。衣服没晾干,就穿潮一点的;玩具没收,就找不到要玩的那只小汽车。

🌱

写给父母的话

孩子的主动性,不是靠“催出来”的,

而是靠一次次“给机会、给时间、给尊重”慢慢长出来的。

别太着急,改变习惯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果你发现孩子今天“慢了”,明天“快一点”,那就是进步。

写在最后

下次遇到孩子磨蹭时,先不要急着催,试着告诉自己一句话:

“他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我也不必一夕之间改变。”

你会发现,孩子做事快不快,

有时是我们的节奏在影响他的节奏。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育儿日记:孩子总是拖拖拉拉?不是他们不想做,是我们催坏了他们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