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最近感冒、鼻炎的孩子不少,所以夏秋之交也要记得养养肺!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当风儿开始带上丝丝缕缕的凉意,我们便知道,季节正在悄然转换,从奔放的夏步入了含蓄的秋。夏秋交接的时节,天气最为微妙,白天或许还残留着夏天的余威,晴热依旧,但早晚的凉风与逐渐降低的空气湿度,已经在默默提醒我们,这段时期正是暑湿逐渐被秋燥取代的关键阶段,而我们身体里最敏感、最娇嫩的脏腑——肺,已经率先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当这种变化发生时,孩子便可能会时不时清嗓子,或者有几声干咳,小嘴唇也没夏天那么润了,甚至有些起皮;鼻子也会觉得干干的,有点不舒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信号,其实就是孩子的肺在向我们发出提醒:它需要滋润和保护了。

在中医理论中,这种季节性的干燥气候被称为燥邪,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干,并且具有干燥、收敛、损耗津液的性质。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看不见的干燥剂,所到之处,会悄悄地吸收和消耗身体里的津液,而我们身体里负责管理水分输布、喜好湿润的器官,正是肺。

那么,这个“敌人”具体是怎么伤害孩子的呢?

路径非常直接。我们的口、鼻、咽喉,是肺与外界沟通的通道,也是燥邪入侵的大门。孩子呼吸时,燥邪就随着空气一起被吸入,直接侵袭肺脏。它会消耗肺中的津液,导致肺的宣发和肃降能力失调。

反映在孩子身上,您会观察到一系列“干”的信号:孩子可能会时不时清清嗓子,觉得喉咙又干又痒;开始有几声干咳,但往往咳不出什么东西;小嘴唇和鼻子内部会显得干燥,甚至起皮;有的孩子皮肤也会有些发干,摸起来不像夏天那么润泽;大便也可能比平时干结一些。这些都不是严重的疾病,但却是身体发出的最真切的“缺水”警报,告诉我们肺部的津液已经被燥邪消耗了。认识到这些信号的根源,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为接下来的养肺方法打下基础。

哎?不对呀,不是说夏秋交接期要补脾胃吗?为何又要补肺了呢?其实这并不矛盾。一方面是因为气候时刻在变化,可能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有的地方气候已经开始变得干燥起来了;另一方面,脾胃和肺是相辅相成的,养好其中一方,另一方也会强健起来;最后,就是现在这个时间点有很多孩子开始感冒、鼻炎了,所以守护好肺脏,是很有必要的。

那怎么守护好孩子的肺脏呢?我们虽然可以用方药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方药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有时也不好补进去,或者补出一身火气,所以可以选择药食同源的食材或者食疗来解决这个问题。

山药是一种很好的食材,其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黄帝内经》中提到:“西方白色,入通于肺。”肺在五行中对应的颜色是白色,因此白色食物可补益肺脏、益肺气。而山药色白,可起到补肺气、益肺气的作用;杏仁可以生津润肺,但要注意杏仁有南北两种,南杏仁味道偏甜,因此又称为甜杏仁,更具滋润作用,能够生津润肺。平时给孩子做食疗时,使用南杏仁即可。北杏仁味道偏苦,因此又称为苦杏仁,主要用于药用,是降气平喘的好药。但苦杏仁有小毒,不建议家长在家使用。

给孩子食用一些银耳可以滋阴润肺,银耳滋润而不油腻,对于阴虚火旺、不适合食用温热补品的孩子最为有益。滋阴润燥的食材通常比较黏稠、难以消化,如果掌握不好量和时间,则很容易让孩子积滞。所以,给孩子选择容易消化且不易生积的食材是首要原则,而银耳恰好能够很好地平衡这一点;五指毛桃味甘性平,归脾肺肝经,能健脾补气、祛湿化痰、舒筋活络。五指毛桃又叫“南芪”,有“广东人参”的美誉,它能补气,又入肺经,平时用它煲汤,对补肺气有一定的帮助。

还有一个食材也是比较适合的,那就是罗汉果,其性凉,味甘,能入肺、大肠经,可以清热润肺、滑肠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等情况。罗汉果对秋燥、肺热、便秘、咳嗽等问题都很有益处,用罗汉果泡茶给孩子喝,是最常见的做法,也可以用来煮粥。但要注意,罗汉果性凉,一次性不可过多食用,也不能长期吃,日常可以一周安排1~2次。

食疗方面,罗汉果粳米粥,材料:罗汉果半个、粳米45g。做法:将罗汉果压碎,加适量清水煎煮,用纱布滤渣、留汁。粳米洗净,入罗汉果汤汁中煮粥。粥沸时改小火继续煮,直至米烂,晾温食用;罗汉果陈皮雪梨甜汤,材料:罗汉果1个、雪梨2个、陈皮9g、冰糖适量。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罗汉果去壳留肉,雪梨切小块。雪梨、陈皮放入锅中煮30分钟,熄火3分钟后加入罗汉果,将其浸泡5分钟,随后加入适量冰糖。

还可以尝试杏仁雪梨汤。材料:雪梨1~2个,甜杏仁18g、冰糖30g。做法:雪梨洗净,去皮核,切成块。甜杏仁洗净沥干。锅内烧水,水开后下雪梨、杏仁及冰糖,开大火煮5分钟后,改小火慢炖1小时即可;山药百合粥,材料:大米120g,山药、百合各30g。做法:首先将百合洗净,用清水浸泡2~3小时。山药去皮,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薄片。大米淘洗干净备用。然后将大米、百合、山药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煮35分钟,即可盛出食用。

润肺饮,材料:银耳1小朵、雪梨半个、山药45g、百合9g、莲藕45g、粳米30g、冰糖适量。做法:银耳、百合提前浸泡3小时;粳米淘洗干净;雪梨无需去皮,切成小块;山药去皮,切小段;莲藕去皮,切小块;所有食材倒入破壁机,倒入800ml左右的水,选择豆浆模式即可。

饮食是从内部滋养,而日常的起居习惯则构成了保护孩子免受外界燥邪侵袭的外部屏障。所以,有意识地调整生活细节,也是守护肺脏非常关键的一步。

首先要注意的是衣物的增减,孩子新陈代谢旺盛,活动量大,穿得过多很容易捂出一身汗,因此不要过早的添加衣物;其次要保证孩子有充足且规律的睡眠,夜晚的睡眠不仅是休息,更是身体自我修复和滋养阴液的最佳时机;最后,可以主动改善孩子经常活动的室内环境,用加湿器、放一盆清水,或是湿拖把拖地,将空气湿度维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如果没有加湿器,也可以在室内放一盆清水,或者经常用湿拖把拖地,通过水分的蒸发来增加空气湿度。这些细微之举,能大大减少燥邪对呼吸道的直接刺激,为孩子肺部的健康提供一道无形的保护层。

了解了上面这几个养护肺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能感受到,在夏秋之交呵护孩子的肺,并不是一件复杂困难的事情。它既不需要昂贵的补品,也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其核心就在于顺应二字,顺应气候的变化,也顺应身体的需求。当我们有意识地在餐桌上增加一些润燥的食材,在起居时多一份细心,我们就已经在为孩子的健康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最近感冒、鼻炎的孩子不少,所以夏秋之交也要记得养养肺!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