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养娃如打牌,不要羡慕别人的 “好牌”,也不要轻易被专家规训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说起来,我也算有个忘年交的小伙伴。

约着外出玩时,这个8岁的小伙子会攀着我肩膀,给我说悄悄话;被爸爸凶了委屈,他会给我发语音,等我给了小建议,又会很得意地给他妈炫耀:“虫儿爸又教了我一招”。

我有时会想,这要是我的娃,得多省心啊!可转念又清醒,这样的 “省心娃”,本就是少数。

孩子和孩子的差异,有时候比隔着代沟的成年人还大!

因为这个号,我接触到了很多家长,我知道大家常常会交流带娃,也会订阅不少育儿大V,想从别人的经验里找能为自己所用的方法。

可往往事与愿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同频”——孩子不同频

就像这本很多人都买回家的“育儿圣经”,我拜读后,有些话还是想说一说。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我想这句话,尹建莉一定认同。

可她的书里,却透着另一种逻辑:孩子都是一样的。教得好,是我会教;表现差,问题全在你们家长身上

她的女儿圆圆,16岁参加高考,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 —— 单看这个成绩,不用细细分析也知道,孩子本身就带着学霸天赋。

她在书中号召 “家长别陪孩子写作业” ,举自家圆圆刚上学时(按描述推测是一年级)的例子。圆圆只经历过两次 “睡前忘记写作业”,两次间隔大概 10 天,之后便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不仅学会了主动安排时间,还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作业。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尹老师前一句还在说 “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媒体、老师、其他教育专家都建议家长陪写作业”,仿佛 “陪写” 是件非常荒唐的事,是家长们脑子犯抽,上赶子做的事儿;

而后一句又话锋一转,说 “自己见过许多看起来确实需要有人陪着学习的孩子”,接着便话里有话地暗示:“这些孩子需要陪,是因为家长早就把他们养出了坏习惯”。

再看看另外的例子:马伯庸吐槽给孩子报作文班,特意让孩子别透露自己的身份;北大教育学院的丁教授也说,自己带过70多个研究生,却搞不定学渣女儿的教育。

只养过一个”学霸女儿” ,就妄图用自己的经验去评判千万个普通家庭的 “真实困境”,这跟 “何不食肉糜” 有什么区别?

有时候,你不得不认同这个不恰当的比喻:养孩子就像打牌。你牌技好,又拿到一副好牌,我们只能说 “该你赢”;

但你据此嘲笑别人牌技差,就太过了 —— 因为绝大多数家长,都在努力把手中的牌打好,只是我们得先熟悉自己手里的牌,再摸索对应的打法。

就像我们家,有时候我被娃气得提高音量,语气变冲的时候,晞妈就会来拉我,让我冷静下,耐心点。

然后我就和娃当面对账:我一开始是不是没发脾气?我刚开始态度是不是很好?我是不是讲过好几次了?我是不是耐着性子从不同的角度引导了?

通常这种时候,娃都是认同我的,毕竟我一贯实事求是。

这时候,你是不能指责我没耐性的,毕竟冲突另一方也认可我是有耐心的,

但我有什么办法?我只有一计不行再想一计。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要 “避让完美的育儿博主”:不是要否定他们的经验,而是警惕那种 “我的方法能解决所有问题” 的笃定,更要远离那种 “你家孩子不行,就是你没做好” 的规训。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养娃如打牌,不要羡慕别人的 “好牌”,也不要轻易被专家规训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