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喊不醒、催不动?真正原因你可能一直不清楚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孩子不催不动的原因

早晨七点,闹钟已经响了第三次。你推开孩子的房门,声音从轻柔到急促:“宝宝,该起床了……快点,要迟到了!……我数到三,你再不起来我就……”

晚上九点,作业本还摊在桌上,铅笔却被扔在一旁。你压着火气:“专注点行不行?这几个字写了半小时了!……别玩橡皮了!……今天晚上别想看电视了!”

周末的钢琴课时间到了,孩子却赖在沙发上:“我不想去了,没意思……”

这些场景,是否在你家中日日重演?

1

家长累到心碎,无计可施

一位妈妈向我倾诉:“每天从早到晚,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复读机+监工。催起床、催吃饭、催作业、催睡觉…嗓子骂哑了,心脏气得疼,结果孩子不但没变‘自觉’,反而越来越磨蹭,说多了干脆装听不见!”

另一位爸爸苦笑道:“奖励、惩罚、讲道理,什么方法都试过了。刚开始有点用,没过几天就打回原形。现在答应给他买最新款的乐高,他都无动于衷了。我真不知道还能怎么办了。”

2

方法需要调整

事实上,这种“推一下才动一下”的现象,在无数家庭中上演。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孩子“坏”或“懒”,而在于我们过度依赖了“外在驱动力”。

当我们不断使用催促、训斥、奖励和惩罚时,孩子行为的动机就变成了逃避你的责骂或者获取你的奖励,而不是真正地为自己负责。

这种外在驱动力的效果会随着时间迅速递减:

需要越来越大的奖励才能激发同样的行动

需要越来越严厉的威胁才能避免同样的错误

一旦外在压力消失,行为立刻回到原点

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正在消耗你最为珍贵的亲子关系。孩子将你视为“监工”而非“战友”,你们站在了对立面,而非同一阵线。

3

有没有可能让孩子主动做事?

答案是:有。

这种力量来自于孩子的内在驱动力——那种源于自身兴趣、好奇心和成就感的动力。当一个孩子真正自己想做时,他所爆发出的能量和持久度,会远超任何外在奖励或惩罚所达到的效果。

下一篇文章,我将为你揭秘3个看似有效、实则破坏孩子主动性的常见做法——其中就包括“考100分奖100元”这种奖励机制为何会失效。

你会发现,越是催促、奖励、帮助,孩子可能越被动。我将用具体案例和简单易懂的心理学解释,帮你避开这些坑,找回孩子的内在动力。

你是否也曾感到:明明付出了全部心血,却仿佛离孩子的内心越来越远?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感受与经历。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喊不醒、催不动?真正原因你可能一直不清楚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