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育儿路上都有过这样的时刻:因为控制不住情绪对孩子大吼大叫,事后又陷入深深的自责与后悔。就像视频里那位妈妈,因过去经常吼孩子,导致七岁的女儿经常发呆、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不理想,如今满是懊悔。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不妨看看这些方法,帮你修复亲子关系,助力孩子成长。
一、先丢掉负罪感和“标签”,保持积极阳光
不少家长在意识到自己育儿方式有误后,会陷入强烈的负罪感中,还喜欢给孩子贴“学渣”“反应慢”之类的标签。但其实,孩子的一些表现可能只是年龄特点所致,并非全是你吼出来的。所以,先放下自责,也别再给孩子贴标签,用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这是改变的第一步。
二、别用成人标准要求孩子,多点耐心
孩子说话反应慢、偶尔发呆,可能是在思考,也可能只是单纯累了。就像老师课堂上叫孩子回答问题,有些孩子的反应速度就是4 – 7秒。别因为孩子没立刻回应就急躁地指责“你怎么不理人”,多给孩子一点时间,用耐心代替催促。
三、友善沟通,建立连接
想和孩子沟通时,试试摸摸他的手,温和地问:“孩子,你在想什么呢?能跟妈妈分享一下吗?” 这是一种友善的提醒,孩子愿意分享就听,若只是在发呆放空,也别介意。要是孩子10秒没说话,不妨提议:“要不要妈妈给你削点水果,我们休息一下?” 别去质问“你怎么又发呆了”,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
四、用亲子时光修补关系
每天安排15分钟专属亲子时光,比如一起亲子阅读或做孩子喜欢的游戏。阅读时,读一半故事就问孩子:“接下来会怎么样呢?随便你怎么想,妈妈都不会批评你。” 要是孩子不愿开口,你可以自己“胡说”着续编,逗孩子开心,逐步鼓励他打开心扉。
调整亲子关系需要耐心,破坏关系往往是因为缺乏耐心。别再让过去的错误束缚自己和孩子,从现在开始,用耐心和爱重新建立连接,孩子会慢慢向你敞开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