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这7句话,每天读一遍,保证你不再吼孩子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亲爱的父母们,多妈猜你们一定有过这样的时刻:孩子磨磨蹭蹭半天不写作业,你耐着性子催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忍不住吼出一句 “你到底要拖到什么时候!”;看着孩子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刚收拾好的客厅又乱成一团,火气瞬间上来,声音不自觉拔高……

吼完孩子,看着他们吓得眼眶发红、瑟瑟发抖的样子,又会立刻后悔:“我怎么又没控制住情绪?”“孩子还小,我不该这么凶。” 多妈之前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儿子因为贪玩忘了写作业,我一时没忍住吼了他,他当时就哭了,小声说 “妈妈你好凶”。那一瞬间,我又心疼又自责,才意识到 “吼叫” 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今天多妈就和大家聊聊 “为什么别吼孩子”,以及遇到问题时,用哪 7 句话代替吼叫,能让亲子沟通更顺畅。如果大家在情绪管理、亲子沟通中遇到困惑,欢迎添加多妈的微信 5642458,咱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一、先明白:吼孩子,是最 “没用” 的教育

我们总以为 “吼一声孩子就听话了”,但事实是,吼叫带来的 “顺从” 只是暂时的,背后藏着更长远的伤害。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父母的吼叫,就像一把隐形的刀,会在孩子心里留下一道道疤,这些疤可能一辈子都消不掉。”

多妈身边有个朋友,从小被妈妈吼着长大,现在她自己当了妈妈,也忍不住对孩子吼。她说:“我知道吼不对,但一着急就控制不住,就像小时候我妈对我那样。” 更让人心疼的是,她的孩子才 5 岁,就已经变得特别胆小:不敢主动和小朋友玩,做错一点小事就赶紧说 “对不起”,甚至不敢直视大人的眼睛 —— 这就是吼叫留下的 “后遗症”:孩子会因为害怕而压抑自己,慢慢失去自信和安全感。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吼孩子,不是因为孩子 “错得有多严重”,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情绪 “绷不住了”:可能白天工作受了委屈,可能家里的事让人心烦,孩子的小过错,只是点燃 “情绪炸弹” 的导火索。但孩子不懂这些,他们只会觉得 “妈妈 / 爸爸不爱我了”“我是不是很糟糕”,久而久之,亲子间的隔阂会越来越深。

二、划重点!这 7 句话,比吼叫管用 10 倍

与其事后后悔,不如提前学会 “用温和的语言解决问题”。多妈总结了 7 句话,遇到下面这些场景时说,不仅能平息自己的情绪,还能让孩子愿意听、愿意改,大家可以试试看。

1. 孩子遇到困难退缩时:“妈妈知道你可以的,咱们慢慢试”

孩子学系鞋带,试了几次都系不好,烦躁地把鞋子扔到一边说 “我不会”;拼拼图拼到一半,找不到对应的零件,急得想哭 —— 这时候别吼 “这么简单都不会,你怎么这么笨”,而是蹲下来对孩子说:“妈妈知道系鞋带有点难,但你刚才已经把绳子绕在一起了,再试一次,说不定就能成功了,妈妈陪着你。”

这句话的关键是 “给孩子信心”:让他知道 “妈妈相信我的能力,不会因为我暂时做不好就否定我”,从而有勇气继续尝试,而不是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

2. 自己忍不住吼了孩子后:“妈妈刚才太着急了,对不起”

有时候没控制住情绪吼了孩子,别碍于 “家长的面子” 不道歉。可以等自己冷静下来后,抱抱孩子说:“妈妈刚才看到你没收拾玩具,一下子就着急了,不该对你大吼大叫,对不起。下次妈妈会慢慢跟你说,你也可以提醒妈妈‘别着急’,好吗?”

道歉不是 “没面子”,反而能让孩子感受到 “妈妈重视我的感受”,也能教会他 “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后道歉、改正就好”,避免他以后用 “吼叫” 对待别人。

3. 孩子犯错不知如何解决时:“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好吗?”

孩子把牛奶洒在桌子上,站在旁边手足无措;不小心把好朋友的玩具弄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 这时候别骂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净添麻烦”,而是说:“牛奶洒了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找抹布擦干净,下次拿牛奶的时候慢一点就好。你想想,好朋友的玩具坏了,我们该怎么跟他说,才能让他不难过呢?”

这句话能让孩子明白 “遇到问题不可怕,我们可以一起解决”,而不是因为害怕被骂而隐瞒错误,同时也能培养他 “解决问题的思维”。

4. 孩子没做好某件事时:“这次没做好没关系,妈妈相信你下次会更好”

孩子考试没考好,把试卷藏起来不敢给你看;画的画没达到自己的预期,沮丧地把纸揉掉 —— 别指责 “你怎么这么不用心”,而是说:“这次没考好,我们一起看看哪些题错了,把不会的知识点学会,下次考试肯定能进步。你画的小花颜色很鲜艳,下次可以试试给花瓣加一些纹路,会更漂亮哦。”

这句话的核心是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让他知道 “暂时没做好不代表永远做不好,妈妈关注的是我的进步,而不是一次的结果”,从而不会因为失败而自卑,反而有动力继续努力。

5. 孩子情绪不好哭闹时:“你现在是不是有点难过 / 着急?跟妈妈说说吧”

孩子想买玩具你没同意,坐在地上哭;和小朋友吵架了,回来后闷坐在沙发上不说话 —— 别吼 “别哭了,再哭我就不喜欢你了”,而是轻轻拍着他的背说:“你没买到想要的玩具,是不是有点难过呀?跟妈妈说说,你为什么特别想要那个玩具呢?”

这句话能让孩子感受到 “妈妈在关心我的情绪,不是只在意我‘闹不闹’”,他会慢慢平静下来,愿意跟你分享心里的想法,而不是用 “哭闹” 来对抗。

6. 孩子的行为让你受伤时:“你这样做,妈妈很伤心”

孩子生气时推了你一把;明明答应好按时回家,却偷偷在外面玩到很晚 —— 别吼 “你怎么敢推妈妈,太没礼貌了”,而是用平和的语气说:“你刚才推妈妈的时候,妈妈有点疼,也很伤心,因为妈妈不希望你用‘推人’的方式表达生气。你答应好按时回家,妈妈一直担心你,下次如果想多玩一会儿,记得提前跟妈妈说。”

比起吼叫,“表达自己的感受” 更能让孩子意识到 “我的行为对妈妈造成了伤害”,从而主动反思自己的做法,而不是因为害怕被骂而产生抵触心理。

7. 任何时候都可以说:“妈妈爱你,无论你做得好还是不好”

这句话一定要经常跟孩子说:早上送他上学时说一句,晚上睡前抱他时说一句,甚至在他犯错后也说一句 ——“妈妈爱你,不会因为你没考好就不爱你,也不会因为你偶尔调皮就不爱你,你永远是妈妈最爱的宝贝。”

孩子的安全感,大多来自 “妈妈无条件的爱”。当他确定 “无论我怎样,妈妈都爱我”,就会有底气面对困难、改正错误,不会因为害怕 “失去妈妈的爱” 而压抑自己,变得胆小、自卑。

多妈说:改变需要时间,别对自己太苛刻

刚开始用这 7 句话时,可能会觉得 “不自然”,甚至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吼孩子 —— 别自责,这很正常。多妈刚开始也这样,后来我会在手机里存一张孩子笑的照片,每次想发火时,就拿出来看看,提醒自己 “别用吼叫破坏我们的感情”;也会在客厅贴一张小纸条,写上 “慢慢来,别着急”,时刻提醒自己控制情绪。

慢慢你会发现,吼叫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孩子也越来越愿意跟你沟通:他会主动跟你说 “妈妈,我今天学了新东西”,遇到困难时会找你 “妈妈,你能帮我一起想办法吗”—— 这种 “心与心的靠近”,比 “孩子听话” 更珍贵。

养孩子不是 “靠吼叫树立权威”,而是 “用温柔的语言传递爱,用坚定的态度教他规则”。我们不用成为 “从不发脾气的完美父母”,但可以努力成为 “愿意控制情绪、愿意理解孩子的父母”。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这7句话,每天读一遍,保证你不再吼孩子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