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去一所好学校而竭尽全力。而澳大利亚有位妈妈,却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学校的位置,因为世界就是孩子的学校。
从2012年开始,露丝已经带着儿子路易斯行走了65个国家。
一开始,露丝还会在旅程中让儿子每天做点习题,后来露丝意识到,孩子其实可以从一切事物中学习。
比如,在货币兑换中学习数学运算,甚至还引导孩子做预算,学会对金钱的合理分配使用;在一起参与旅程线路的制定时学习地理;在与当地人的交往中,了解各地风俗习惯和语言;而人文和历史,更是直接身临其境的,在每个历史古迹和景观体验。
我们可以看一百本书,但更可以身临其境的去感受真实的世界。
这位妈妈说,她并不否认学校的作用。但她更想告诉父母们的是: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永远不应该只发生在教室里。
在旅程中,儿子有了很大的成长,他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发起了网络募捐,给残疾卖艺者送去温暖,在爱与被爱中懂得了平等和尊重。
我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的不仅要读书,更是要把所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和感受,去活在真实之中。
坐在教室里学到的,是知识积累;在生活中体验的,是心智的成长。
心智成熟的孩子更强大,因为他们的内在世界稳定又灵活,他们的自我疆界丰富而流动。
把孩子带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中,这是对他生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