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教者从
以言教者讼
教育专家成墨初说过一个孩子的故事。
孩子叫柳丁杰,有一次,妈妈和他一起逛街,恰好遇上了邻居刘叔叔,他不但没有主动和刘叔叔打招呼,甚至连刘叔叔和柳丁杰说话的时候,他也是爱理不理,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催着妈妈赶紧走,非常没有礼貌。
回家后,妈妈把柳丁杰拉到身边,质问他为什么没有主动和刘叔叔打招呼,为什么刘叔叔和他说话他爱理不理,跟他说过多少次了,怎么就记不住要礼貌待人?
孩子的一句话,让这位妈妈哑口无言。
“妈妈你不能怪我,虽然你总是教我要尊老爱幼,可你从来没有尊重过我奶奶!我都记得!”
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孩子因为不信服妈妈对待奶奶的方式,所以也对尊重他人置若罔闻。
若你总是嫌弃你的孩子没有温文尔雅,没有博学多才,不妨做一个“你是孩子的好榜样吗”的自测:
- 孩子在看书写作业的时候,你是不是在忙着看电视、玩游戏?
- 当你找不到垃圾桶时,你会不会在马路上随处乱扔垃圾?
- 你有没有在孩子的面前骂人或对他人表示出不友善的情绪?
- 你是不是一个动辄就发火甚至打骂孩子的父母?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作为家长的你,请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孩子看到你每一天都在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你。
《后汉书》上有一句话: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
如果父母只会要求孩子,却不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孩子又怎么会心悦诚服地养成好习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