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是学校的重中之重,也是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做必须重视的事。该怎样落实安全教育工作呢?除了我们平时布置的“安全教育平台”上面的视频作业之外,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做好了常规管理,就等于做好了安全教育。
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内容包含哪些呢?具体来说包括:空间管理、事务管理、成绩管理。
01.空间管理管得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
空间管理,主要包括卫生保洁和班级的设备、工具等的管理。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将空间管理纳入我的课堂教学。
多年以来,我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只要走进教室,首先关注卫生情况。
第一,巡视学生座位、地面,要求学生做到时刻保持地面的干净。
第二,整理桌面,只留下一支笔,一块橡皮,本节课要学习的书。
第三,关注过道以及书包的摆放,尤其是书包带子是否露在外面。
在关注的过程中,班级的劳动工具、公共区域的安全问题都能关注到位了。事实证明,在整齐、干净的教室里面安全事故更不容易发生。书包带子绊倒学生,桌面文具过多掉地上踩滑倒,尖锐文具戳到等现象,其根源都是班级空间管理问题。
02.事务管理管得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
班级的事务,主要包括作业、出勤、请假、跑操、积分管理等。我将班级的所有事务管理都与积分管理相结合。而事务管理的根本原则就是——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班长加什么分。
作业班长,检查作业,收作业本,没带的负责扣分。
早读班长,管理早读,读好了加分,不认真扣分。
纪律委员管纪律,允许好好玩,开开心心玩,但是出现危险行为要制止并扣分……
总之事事有人管,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当孩子们过上了有规律的校园生活,知道了什么时候交作业,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什么东西能玩,什么东西不能破坏,很多矛盾就能合理规避了。井井有条的班级秩序,让老师省心,也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相互之间的矛盾。
03.成绩管理自己管,有效缓解学习压力
学生的很多不安全因素,都来源于心理,而心理问题大多来源于压力。我提倡,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成绩。
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每个单元的评价,自己来写。
每个人为自己的成绩负责,不需要老师跟在后面去鞭策。
不和别人比,只和自己比。树立“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老师的事”这样的意识。
有时,学业压力缓解了,过激的行为就减少了。当然,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上蹿下跳,追追跑跑是他们的本能行为。所以,跌跌撞撞也在所难免,我们要做好安全知识的宣讲,让孩子们了解更多安全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让班级井然有序,孩子们规律生活,这样孩子们的心就定了,自然就能避免很多不安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