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尽量做到这八个字:觉察,表达,聆听,沟通。
觉察自己和孩子的心理事实,
表达自己的感受,
聆听孩子的感受,
沟通彼此的感受,使我们对问题的看法更全面、更真实。
在事实层面,人与人的看法和行为可能相差甚远,每个人认定的事实都不同,但在感受层面,我们每个人都是相通的,它是我们彼此理解的纽带。
我们很少觉察自己的内心,不太习惯于表达感受,也不擅长聆听对方行为背后的声音,即使已经身为父母——在这一点上,孩子是我们的天使,他在提醒我们,需要补上这一课。
4. 最后,警惕两个词:必须,应该。
当你的话语和内心独白中总是出现这两个词时,你就要警惕了。
你需要反问自己:
- 我认为的“必须”“应该”就真的是“必须”“应该”的吗?
- 这是客观事实,还是我的心理事实?
- 我的心理事实就一定是完全正确、且唯一正确的吗?
- 有没有可能,别人的心理事实也有道理?
- 有没有可能,事情可以不“必须”“应该”如我所想?
不仅在亲子关系中,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也是如此。
试试看,减少这两个词的使用频率,会让你的痛苦和纠结减少很多。
你会发现,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发生了变化,你的心也变得平和,甚至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