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原因则是出于对仔仔的信任,仔爸说他每次去接仔仔放学,都会看见仔仔礼貌地向所有老师打招呼,他不觉得仔仔会做那么没有礼貌的事情。
听了仔爸的话,我的内心是羞愧自责的,我想过很多种可能,却唯独没想过仔仔很可能是被诬陷的!在对孩子信任的这件事上,我远不如仔爸做得好。
周六早上,我出门上课的路上,仔爸通过微信向我讲述了他从仔仔嘴里听到的事实经过。仔仔的答案和他推断的一样,仔仔强调了自己是被冤枉的!他对仔爸说:“我很喜欢XX老师,我怎么可能叫他外号。”仔仔的解释加深了我的愧疚和自责。
周六晚我回到家,等仔仔洗完澡,在床上玩乐高时,我故作不经意地问他:“仔仔,你昨天在学校有发生什么事情吗?”
他眼也不抬地说:“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
“对啊,我知道了呀,可是我想听你亲口说哦!”
“我是被冤枉的!明明是M自己叫老师的名字,我根本就没有这么叫过,他却说我说了!”仔仔生气地说。
“所以,你很生气对吗?”我说。
“是的,我要跟他绝交!再也不跟他做朋友了!”仔仔气呼呼地说。
“我理解你的感受,在你自己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就随随便便被别人指责,这真的很让人生气,妈妈支持你的决定,可以不跟他做朋友!”
“我要报复他,找机会狠狠地揍他一顿!”仔仔越说越生气。
“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也很生气,也想揍对方。可是如果在学校揍他,那是打架,违反纪律要受处罚哦。”我故作不经意地向他说明了后果。
“那我放学的时候偷偷地跟在他后面,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揍他!”一计不成,仔仔迅速想到了新的办法。
“这样可是不光明的做法。你如果这么做的话,跟诬陷你的同学有什么差别呢?而且放学的时候都有家长保护,你也没机会靠近啊!”我皱着眉头说。
“我想到了,”仔仔眼前一亮,说“我约他去健身房决斗,我们在拳笼里决斗!”
我故作惊讶地说:“啊,去健身房决斗倒真的是个好主意哦!可是,如果他不去怎么办?尤其是在明明知道打不过你的情况下,如果是我,才不跟你决斗呢!”
“不行,我一定要把他引诱过去。”仔仔下定决心。
“仔仔,不一定要对方来到你面前,你才能发泄内心的愤怒。他不来,你也可以狠狠地揍他一顿!把教练手上的靶子当成他,对着黄点迎头痛击,把心里的怨恨、难过、不爽统统发泄出来。这样你既能发泄内心的不爽,也不会引发实质性的伤害哦!”
仔仔一脸不解地问:“这样怎么打?”
我说:“就像你小时候生气的时候,妈妈陪你打靠枕那样啊,把心中的不爽全部发泄出来,只是现在把靠枕换成了教练。”我对他眨了眨眼睛。
仔仔眼睛一亮,说:“恩,妈妈,这个方法我接受。”
他的情绪从最先的生气已经回落了很多。
看他情绪开始平稳,我再一次与他探讨起自己的感受,“那你现在感觉怎么样?还有气炸了的感觉吗?”我问。
“感觉好多了,我已经没那么生气了。”仔仔兴奋地对我说。
我点点头说:“那就好,明天你去上拳击课的时候,你就这么做。”
当孩子感到受委屈、被冤枉、被诬陷的时候,比了解真相更重要的,是接纳孩子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