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跟不上学校进度
怎么办?
Carol Dweck教授曾在芝加哥的一所高中得到启示,在那里,考试不及格的孩子得到的分数不是一个意味失败的“不及格”,而是“not yet”(尚未达到)。
看似简单的“not yet”,实际上非常有价值。它意味着你是在探索学习的道路上,只是还没到达而已。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积极的心理建设:能力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当前的挫折只是我探索曲线中必经的正常过程。
所以,和田秀树认为,孩子成绩下滑、跟不上进度,只是“尚未达到”而已。这种情形并不是努力读书就能解决,除了等待孩子的大脑能做抽象思考以外,别无他法。
但是学校不会等待每一个孩子都越过“九岁之壁”,这个时候,父母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责备孩子,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因为孩子成绩落后而着急上补习班。
愈来愈多的孩子会从四年级开始补习,但是,如果孩子的大脑明明还没发育到能够做抽象思考的阶段,就让他与其他同学一起报名升学补习班,孩子可能会因为跟不上而讨厌读书。
从几年级开始补习对孩子最好?
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依据孩子的发育状况而定。有些孩子从四年级开始补习比较好,但有些孩子则是五年级,甚至六年级才开始也不嫌太晚,而有些孩子在七八岁就展示出抽象思考的能力,让孩子跳级也未尝不可。
我们的目标不光是小学升中学的考试,而是要让孩子在大学升学考试中胜出(在未来的人生也一样)。所以爸妈不需要为了一两年的差异就感到焦急,只要配合孩子的发育程度慢慢来,就是最好的。
孩子大脑发育跟不上别人
一定是坏事吗?
还没越过九岁之壁的孩子,未必就会落后其他人。
随着抽象思考能力的发育,单纯死背的能力也会在九岁之后逐渐衰退。九岁以前的孩子,记忆能力比十岁以后的孩子高出许多,其程度甚至比大人还厉害。
还没越过“九岁之壁”的孩子,就尽量让他练习背诵。可以让他在四年级时就先把六年级之前需要背诵的内容全部背起来,如果孩子对汉字有兴趣,甚至可以让他先预习初中的语文课文。
对于还没越过“九岁之壁”的孩子,还可以让他多练习计算。小学不会教学生太多位数的计算,但是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尽量多做五位数、六位数的加减乘除计算,让他产生“我的计算能力很棒,再难的计算我都会”的自信,这样他就不会讨厌数学。
让孩子对语文与算术有自信之后,只要等候他大脑抽象思考能力发育完成,自然应用题、图形问题、阅读测验都难不倒他。
让孩子觉得“我都不会”是最糟糕的情况。即使不会解应用题,只要让他具备超群的计算能力,就可以持续维持他“我可以”的想法,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