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他的妈妈,我对他有着全面又客观的认识。
他其实有登台的经验,他在路人围观中和流浪歌手一起唱过歌,他也在全园师生面前做过升旗演讲。排除怯场的可能性,我认为,他没勇气只是因为他对讲故事这件事不自信。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想了各种办法来给他训练讲故事的能力,并认可了他讲故事的能力,给他鼓励,希望能给他自信。虽然效果不大,但我对他的信心仍然在。
不急于否认孩子的能力,是一个家长必备的素质。
当孩子说他不会,而家长做出努力又没有立刻有回报的时候,是家长最容易对孩子做出否定的时候。
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说:“直到我们的能力和天赋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对我们全部的潜能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所以,不随便否定孩子,是为了不随便扼杀孩子的潜能。
随意侮辱或贬损孩子,更是要不得的。
家长生气的时候,总会忍不住抱怨孩子,说一些丧气的话,”你真是笨!”或者”我看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这也是极其错误的做法,对于家长来说,这只是在发泄怨气。
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本身是没有那么强的思辨能力的,他们也没有能力分析家长言语中的错误的,孩子会认为,家长说的话是”金科玉律”,你说我不行,肯定是我不行。
一旦遇到困难,他们就顺势认为是遇到了”不可跨越的障碍”,并把它们视为”我不行”的证据。
所以,一定不要侮辱和贬损孩子,更不要认为侮辱和贬损能够有效地改变孩子,所谓的”激将法”并不是这么运用的,虽然有时孩子会因为害怕被嘲笑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但这只是假象。我们不能把假象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