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要不要告诉孩子家里的财务情况?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01

要不要告诉孩子家里的财务状况?

先说我的观点,要。

因为这是认可孩子和父母一样是家庭重要成员、帮助孩子形成家庭责任感、让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自己的未来自己做主的重要里程碑。

为什么很多孩子,买东西不知节制?明明家里在面临经济困境,孩子依然大手大脚?

因为父母从来没有告诉过他们,父母是如何赚钱的?钱是怎么来的?一家人每个月为了维持基本生存需要花费多少钱,折算到每天,大概要花多少钱,而父母的月薪折算到每天,除掉基本生存的钱,还能结余多少?等等。

一定有家长说,不想要孩子在钱的方面有太多压力。

可是,如果家庭不是富裕到可以养孩子和孙辈到老的话,这难道不是自欺欺人吗?除非作为家长的你,短时间内可以大幅度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否则,家里到底什么情况,孩子早晚会知道。

等到孩子长大那天突然发现,原来我家不仅没存款,还有债务等着我一起还,那不只是梦碎,还有失望和悲愤。

我们不要低估孩子的承受能力,也不要高估自己的赚钱能力,与其让孩子在成年后突然之间接受家庭赤贫的状况,不然尽早让他们适应家庭真正的经济状况,这有助于他们更务实、更容易形成自控力。

要让孩子和我们家长一样,做家庭的主人,而不只是被庇佑的人。

琳琅满目的育儿书籍,教我们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认可孩子,但好像更多的都是深不可测的理论,很少会下沉到具体的生活细节中去,更是很少有书提到,要不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财务状况中来。

我觉得,告诉孩子家里的经济情况,且让孩子随家长共同承担家庭经济状况带来的苦与乐,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

一个被家庭充分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才会对家庭有责任感。

在麦芽糖即将八岁之际,我决定郑重地把我们家的财务状况毫无保留地告诉她。

02

一天下午,我接麦芽糖放学,我问,“不到一个月你就满8岁了,如今到二年级,你已经学了加减乘除,我觉得现在是时候让你对我们家的财务状况有知情权了。”

她问我什么是知情权,我告诉她,就是她作为我们这个家庭重要的一份子,对我们这个小家的财务状况有了解的自由和权利,她有权建议我们家财产如何分配、存储等等,如果她拿不定主意,就由爸爸妈妈两人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解释完后,我说,“让你获得家庭财务知情权,也是作为你8岁生日礼物的一部分,不过,如果你现在就想知道的话,我也可以现在就告诉你”。这也算是我的特意为之,之所以作为礼物,是想加深她的印象,且让她重视起这件事。

她想了几秒钟说,“还是等我生日那天再告诉我吧,这样我可以期待更久一些。”

其实在这之前,我时不时会和她说说我和她爸的月薪,以及为什么我们是拿这样的月薪,并且告诉她身边人其他工作大概能拿多少月薪;让她知道她正在上的钢琴课一节课大概是多少钱,以及我和她爸要工作多少时长赚回她一个课时的钢琴学费;每学期要为她上学交多少生活费和课后服务费,等等。

谈论的次数多了,她越来越关注物价,甚至若有所思地问,“妈妈,要是我钢琴课不认真,那是不是你们的钱就白费了”?

我说,“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但你也不要过于担心,每个人都有分心的时候,及时调整过来就好。而且,人生本来有很多东西就是用来浪费的,不过分就好。比如我们出去吃饭,总会点得多一点,但不是总能吃完,但我们不会为没吃完的那点食物而烦恼或愧疚,下次我们点少点就行。”

当然,告诉她家里的财务信息后,我都会和她强调,爸妈的工资和我们家的财务状况,就和我们每个人的隐私部位一样隐私,是非常非常隐私的事,不可以同爸爸妈妈之外的任何人说。

她问,“也不能告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吗?”

我说,“对,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可以知道,因为这是隐私。”

自从和她说过一课时钢琴课我们要工作多久,以及可以给一家人当生活费几天后,她后来每次上钢琴课都格外认真。这也算是一种意外收获,更让我觉得,让孩子知道家庭财务状况和物价水平,可以建立孩子的责任感。

03

有一天接麦芽糖放学有点晚,她用责备的哭腔问我,“妈妈,你怎么不带点吃的来接我,你来接我太晚了,我都要饿死了!”

我也有些委屈地说,“我是下班后从公司直接开车来学校接你的,没有先回家,如果回家拿吃的再来接你,妈妈来接你的时间就更晚了。或者,也可以妈妈不上班了,就可以从家里直接来接你,那样就可以给你带吃的,那妈妈就得不上班了。”

她立刻说,“那好吧,我不要带吃的了,妈妈你还是继续上班吧,你还要赚钱给我读博士呢”!听到她的话,我有些泪湿,同时有些心疼她是不是过于懂事了?咳!谁不是在育儿路上一边欣慰孩子懂事一边又心疼孩子太懂事呢!

我都快忘了我说过的“读博士”一事。

我和她强调过,“我们这个家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你的事就是好好学习,有时间的时候,就一起干家务。我的你爸的事就是好好工作,赚钱给你上学,这样就能攒够钱给你上学上到博士。我和你爸除了工作赚钱,还要承担大部分的家务活,所以你学习上的事,尽量自己做,爸爸妈妈只能协助你。我们每个人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事。”

她问我,“读博士要花很多钱吗?”

我说,“可能要挺多钱的,如果你还想出国留学学习更广阔的知识的话,留学费用会更高,但是爸爸妈妈现在还没攒够给你读博士或者出国留学的钱。所以,我们要努力赚钱,我们也很乐意赚钱给你读书。”

她记住了读博士的事,也记住了爸爸妈妈要一起赚钱才能攒够钱给她读博士。

我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和她深入说更多,怕她觉得自己读书太多会给父母带来压力。事实上,我心里想,现实情况下,中国绝大多数有学生的家庭,连房贷都还没还清呢,哪里还有余钱送孩子留学啊!但做父母的,只要孩子愿意深造,砸锅卖铁也是舍得的。

她又问我大学、硕士、博士,哪个更厉害,我粗浅地和她做了解释,她疑惑地问“为什么人要读博士?”

我说,“也不是非读不可,如果不爱上学,上完初中就可以不上学了,但是上完初中和上完博士,人的选择有大大的不同,每多上学一个阶段,选择就多出一个量级,尤其读了大学和没读大学的区别,不止是量的区别,更是质的区别。”

她有些似懂非懂,不明白量和质的区别,但想起她五岁多时在幼儿园面门前见到的一位大爷,大爷大概七十岁了,黝黑瘦小,艰难地拖着十几根长长比他更重的铁管子,搬一会歇一会,在大热天不停地冒汗擦汗,她看到后说,“妈妈,这个爷爷看起来好辛苦。”

我说,“是的,爷爷可能以前没有上学的机会,他能选择的工作不多,所以,只能选择当搬运工了,但爷爷不是因为自己不努力读书,而是没有上学的机会……”

她问,“他为什么没有上学的机会?”我告诉他可能是家里没钱,因为他的父母没有能力赚钱,但是他的父母之所以没有能力赚钱,也是因为他父母的父母没有能力赚钱。

她突然露出欣慰的样子说,“妈妈,我现在有读书的机会,那我要努力读书,我不想搬管子。”

自那以后,“搬管子事件”深深烙印在她脑海里,她常常肯定地说,“妈妈,我以后不要搬管子,我肯定不擅长搬管子。”

04

这次,她对“读了大学和没读大学的区别,是量与质的区别”,理解成,“妈妈,我知道了,读了博士可以选择当科学家,也可以选择搬管子,但是搬管子的爷爷却不能选择当科学家。”

我说,“对,读了博士可以选择当老师、司机、飞行员、大公司老板、甚至可以选择当保洁员,但搬管子的爷爷只能选择搬管子”。

其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背后都是经济,当保洁员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但很多人当保洁员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而这背后,是一个家庭经济状况的结果。

“搬管子”这件生活小事让我意识到,单纯地和孩子讲节俭是很单薄无力的,要到生活中去,去发现不同的工作,让孩子认识到各种各样的工作以及工作背后的“经济”(我曾经写过我和麦芽糖“找工作”的故事:家长不知道的是,其实影响孩子自驱力的,是他头脑中的概念)。

当孩子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工作,以及工作与家庭经济的关系后,他们的视野被拓宽,在心中自然而然就种下了理想的种子,这也是他们慢慢形成自控力的过程——因为有理想,就会有所放弃(放弃对理想不利的东西),又有所坚持(坚持有助于实现理想的东西)。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要不要告诉孩子家里的财务情况?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