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生完老大的时候,经常逛论坛,那时候还没有朋友圈,养娃基本靠混论坛。
一个有名的母乳论坛,提倡全母乳喂养,宣扬每个妈妈都有能力全母乳,母乳不够就追奶,都达到全母乳。
作为天生奶牛的我,从来没有感受过没奶的痛苦。直到目睹了我一个同事追奶的艰辛,即便理论上成立,但要每个妈妈都做到全母乳真的太难了。
记得有个妈妈在论坛上说,最近工作太累,追奶一直没有成功,打算添加一半的配方奶粉了。
吃瓜群众立马围了上来,劝说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更有言辞过激的说,爱孩子,这点苦不能吃吗,咱娃不能与牲口抢粮食。
母乳最好,奶粉也足够好。爱孩子就要爱到100分,就要奉献自己,这种逻辑给妈妈的压力太大了。
在累的不想亲喂的晚上,给孩子一瓶配方奶;在累的不想读书的晚上,给孩子一个pad;在累的不想做饭的下午,给孩子点份外卖,这些都不过分。
少吃一顿奶,少读一本书,少玩一次游乐园,孩子并不会有多少影响。而妈妈一再强迫自己去完美每个细节,去丝丝入扣,就有了种悲壮的味道。
任何一份健康的爱都是成就彼此,而非牺牲一方。
母子关系,说宏大点,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说微观点,孩子对妈妈的需求每个阶段都在变,咿呀学语的孩子需要一个尽心尽力照顾她的母亲;到青春年少时,跟同学谈起父母,又需要一个拿得出手的妈妈。
我们无法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完美人设中自如切换。
不如就做70分的妈妈,刚刚好,保留一个自我的角落。
站远一点看,我们和孩子是两条平行线,我有我的人生,你有你的。
我们在考虑孩子的利益的时候,也要兼顾下自己的利益,这才是更长久,更轻松的亲子关系。
做70分的妈妈,保留自我,保留快乐的权利,这样的妈妈才更快乐。毕竟,假如妈妈不快乐,孩子哪里敢快乐呢?
努力去爱孩子,而非用尽全力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