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圈养孩子
不少家长,生怕孩子单独外出会闯祸,跟其他小朋友玩会吃亏、学坏等,所以经常把孩子关在家中。
这种人为的限制孩子外出和交往的机会,都会间接的把孩子的“胆小敏感”现象从婴儿期延续到幼儿期,甚至影响儿童期的个性发展。
家长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如何识别危险,并学习一定的防护措施,给孩子一定的成长的空间。
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不是一天24小时地看着孩子,而是给他们面对世界的能力和信心。
- 向孩子“哭穷”
有些家长为了使孩子好好学习,有的时候会跟孩子说这样的话“为了给你报这个班,我跟你爸爸的腰包都掏空了”“还不如不生你呢,养你快累死了”。
虽然有些话,爸爸妈妈们只是一吐为快,但在孩子的心里他们可不是那么想的。
跟孩子“哭穷”和让孩子去体验生活的不易是两码事,前者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哭穷”会使孩子感觉:我家很穷,我的生活黯淡无光,我比别的小孩要差。
而让孩子去体验生活却是使孩子自己明白:爸爸妈妈的每一分钱,每一个东西,都是来之不易。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大多时候”哭穷“带来的并不是孩子更加刻苦的学习,带来的是孩子胆小敏感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