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不忧”
梁启超在演讲中提到的第三点是,建议学生们做个“不忧”的人。
他认为,一个孩子,知识储备再强,如果不能通达乐观,是最有害的。
因此帮助孩子树立通达、强健的人生观,开阔心胸,扩大格局,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很重要。
挫折是生活常态,只有通达、强健的人生观才能让孩子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帮助他们战胜困难,走得更远。
他说:“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之萎葸。”
他鼓励孩子们吃苦,认为“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的路上走。”
他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不畏艰难的爱国者,九个孩子也都是各领域的开拓者。
这些成就,都与他倡导的通达的人生观有关。
梁启超说: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
他和孩子们做朋友,给孩子们写信第一行总是“宝贝”、“baby”这些亲切的字眼,用平等沟通的方式和他们交流,鼓励加上引导。
当年,梁思庄刚到国外学习,又要适应环境,又要赶功课,非常焦虑。
梁启超就写信告诉她, 说:
“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要着急,因为他本勉强进大学。
你们兄妹各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的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让女儿不要关注分数和成就,保持好的心态,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去适应。
因为,健康才是一切的资本,欲速则不达,养精蓄锐,才能厚积薄发。
太多时候,一个引领者的态度至关重要。
直接促成了一个孩子人生观和内心格局的雏形,也最终决定了孩子未来所站的位置,所走的道路,所能做出的贡献大小。
先做人,再做事;先健康,再学习;先独立,再创造,先趣味,再累积。
求稳,求积累,求乐观,求格局,求长远。我从汉朝来纪录片推荐1080P超清版全6集25.4GB
梁启超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的灵魂是充盈还是枯竭,才是未来的关键。
那些内心充盈的孩子,拥有着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掌握的是打开新世界的方法,最终也将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这些孩子自发的灵魂觉醒、思想升华、人格独立、思维敏捷,无比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能做什么。
自然能发挥最大的潜力,让生命最大程度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