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3年,学霸梭罗考入了哈佛大学,成为文学院的一个学生,他没事就发表几篇杂文,但只是为了玩玩,并不放在心上。
他读了很多书,却不想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老路,他更喜欢随意地生活。
梭罗一辈子做过的最出息的一件事,就是毕业后回家和哥哥开了一个私立学校,可是这也随着哥哥生病宣告破灭。
之后,他在父亲的铅笔厂里制造铅笔,经过他的改进,制造出一种很牛很先进的铅笔,技术前所未有,绝对能赚很多钱。
但梭罗也不申请专利,也不加紧制造来谋取钱财,因为他觉得,反复做一件事来赚钱,实在没意思透顶。
他开始四处旅游(流浪),一边打工,一边看世界,做过园丁,也干过测绘员。
旅行途中,有了什么感触,他就写下来,寄给杂志,赚几个生活费。
走着走着,梭罗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很多人看似努力生活,努力寻找自由,但他们不是在自己的身上找,而是通过外在的物质来找。
以为有了钱、有了更多的物质,就能自由。
这些人追求来追求去,有了一点钱,还不满足,觉得有更多钱才能实现自由;
有了足够生活的物质还不够,觉得要更多更美的物质才能幸福。
他们没有找到自由,也没有看到平等,只看到无休无止的追逐。
在物质金钱上,人永远也找不到自由,也找不到平等。
真正清醒的人,也不是物质最多的人,而是内心最丰富最平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