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孩子的笑容,是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美国妈妈这样教自信pdf电子版下载
当我看到网上一位红衣女孩的笑容时,才真正体味到这句话的含义:心都要被融化了。
这名微笑女孩,名叫铁嘉欣,今年7岁,是宁夏固原西吉县马建乡大坪小学的一年级学生。
而这则意外走红的视频,拍摄者是该小学的一名支教老师。
她说,铁嘉欣漂亮、爱笑,学习认真,成绩也好。
这名支教老师还表示,自己虽然来支教的时间不长,但越来越喜欢这里的孩子。
在他们眼里,她看到的不是阴霾、悲观,而是发自内心的积极、乐观和自信。
狄更斯曾说过:一个健全的心态比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积极乐观是让孩子拥有快乐的密码,也是让他在未来世界能够拥有强大竞争力的“王者基因”。
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也一定是个自主的孩子,他会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就像之前看过的热播剧《以家人之名》中的李尖尖,她有两个学霸哥哥,但无奈她自己却是个“学渣”。
一次考试,她从平时的倒数第二变成了倒数第三,她高兴得不得了!连夸自己棒,有进步!
但反观她的好朋友齐明月,从原来的第一变成了第二就闷闷不乐,觉得自己没有考好!
而这两种不同的心态也让两个女孩在日后的生活道路上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一个活得光芒四射;一个活得既压抑又没自我!
因此,父母不要过分追求成绩,把孩子逼迫得太紧,而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下面这7个方法,不妨尝试一下。
利他精神
爱别人、帮助人,服务人是一种利他精神。
很多研究都表明,利他行为会让人感觉快乐,乐于助人的青少年心理更健康,他们更活跃、更积极、勇于接受挑战,抑郁症患病率和自杀率也比其他人低。
这样的行为会使人们减少对自己的过度关注,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外部事物上。
纯粹的利他行为并不难做到,做到之后,孩子就能体验到持久的快乐。
所以,培养孩子的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愿意为他人奉献的精神,不仅是美德培养,更是为孩子打下积极乐观的底子。
运动习惯
运动能明显地提高人的幸福感和内在活力,让人体验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和生机。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控力和意志力。
进行著名的棉花糖实验的沃尔特·米歇尔教授认为:人的意志力系统有两种,其中,冷系统主导延迟满足的自我控制能力,热系统主导及时满足的情绪,二者之间相互抑制。
激发并强化冷系统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中,我们在挑战生理极限时,也在挑战心理极限。
对身心的不断刺激会使我们逐渐适应,而适应之后,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
需要提醒的是,要注重锻炼的强度和可持续性,可以鼓励孩子加入学校的运动社团,参加社区比赛等。
孩子在进行这种有挑战和竞争的运动时,目标感更明确,有利于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