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控制你行为,缓解我焦虑
家长看到孩子成长偏离了预期,焦虑如决堤的潮水。有焦虑原本是件很正常的事,因为这只是人的一种情绪,谁都会有。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应该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但很多父母在煎熬中把手伸向了孩子,这其实是种侵犯,通过控制他人的行为,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
不否认,孩子从出生到长大过程中,需要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更类似一种引导和约束。
但很多家长滥用职权,把“引导约束”偷换成“剥夺意志”,教育目标也从“孩子健康成长”偷换成了“长成我想要的孩子”。
有家长可能说:这不矛盾啊,长成我想要的孩子,难道不是健康成长吗?我还能害他吗?
恐怕你想要的,未必真是他想要的。孩子内心是否感受到健康快乐,应该是他自己说了算。
当孩子听话了,乖乖按照要求去做,家长一下子安心了,对孩子未来的焦虑可以暂告一段落。
但孩子会慢慢关上沟通的心门。门外的家长焦虑不堪,门里的孩子过着贫瘠孤独的童年,成年后也会觉得生活窒息。
心理学者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家长要控制好控制欲(有点绕),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武志红说:让控制狂自省并不容易,因为强制别人的过程常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他们自己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不愿回头去看。
事虽艰难,却意义重大。孩子该有自己的人生,你也应该有自己的人生,为什么非要捆绑在一起呢?
一松绑就解救了两个人,甚至救了一个家。
每当父母要屡次向孩子提要求时,先问问自己:
我的行为是出于恐惧和不放心,还是真的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如果是出于前者,不妨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吧。
让他成为他自己,给予他的人格不断充实的空间。这远比满足我们的控制欲,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