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果敢的爸爸
是孩子一生的底气
母亲以女性的温柔、细心、耐心去影响照顾孩子,这是功不可没的。
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孤僻、自卑等特点。
父亲加入教育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
父亲较多以他们固有的男性特征,诸如独立性、自信心,忍耐力,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等影响孩子,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和学习。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
“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电影《美丽人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拥有犹太人血统的圭多与儿子乔舒亚,一起被抓进了集中营,暗无天日的集中营里,他们每天都要面临着死亡、斗争和凌辱。
尽管身心备受煎熬,圭多却竭力用风趣的语言以及夸张的表演,对儿子谎称他们是在参加一场有趣的游戏比赛,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回家时就能获得一辆坦克。
天真的乔舒亚,对父亲的话信以为真,父子俩强忍着饥饿、恐惧、寂寞和一切恶劣的环境,成功躲过了一场场浩劫。
影片的结尾,圭多虽未能逃过噩运,但儿子却真的迎来了光明,回家的路上他威风凛凛地登上了一辆巨型坦克。
乔舒亚当然是不幸的,小小年纪深陷魔窟,但他又是幸运的,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因为有父亲的陪伴,所以他有了战胜险境的力量和勇气,从而获得新生。
父亲的陪伴,是指引孩子人生方向的一颗明珠,头顶亮着光,人生的路才不至于难走。
爸爸的眼界和格局
是孩子人生的风向标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尔弗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巨大,会一点一滴地渗入孩子的血液,嵌入孩子的灵魂。
央视名嘴撒贝宁在谈到自己的成就时,曾说:
“人生的路虽长,但关键的只有那么几步,如果不是父亲的及时引导和陪伴,我的发展不会这么顺利。”
小升初那年,撒贝宁因为0.5分之差没考上重点中学,因此一蹶不振。
父亲担心他被成绩“禁锢”,二话不说就带着他去旅行,陪他认识知识以外的世界,并鼓励他:
“你只是没发挥好,机会还是有的。男子汉大丈夫,咱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退缩不前!”
在父亲的启迪下,撒贝宁重新振作了起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从那以后,撒贝宁不仅拥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拥有了面对失败时从头来过的勇气。
这就是父亲带给孩子的力量。
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曾说:“一个好父亲,胜过100个老师。”
好父亲,是孩子成功人生的导师。
在孩子需要时,指引出正确的人生方向,塑造正向的三观和坚毅的品格,帮他们在曲折的人生路上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