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闺蜜跟我吐槽:“放个假,孩子的自觉性真的太差了,总要时刻盯着他才行。”
进入假期,很多孩子就会像脱缰的野马,开始放纵自己。整天想着玩、玩手机、看电视,就是不想写作业。
教育界的一位前辈曾说:
“假期最容易拉开孩子之间的差距,一个超长的假期之后,既会杀出一群黑马,也会陨落一片星辰。”
闪现的黑马,必是自律自强有着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同学;
而那陨落的星辰则是有心动没行动,舍不得花精力、不自觉的孩子。
假期考验的不仅是孩子,更是父母。父母必读育儿书籍推如何说孩子才肯学pdf
如果你想培养出一个自觉又快乐的孩子,这4个养娃法则,非常值得收藏!
家庭教育,不要指望孩子自觉
教育孩子这条道路上,很多父母表示操碎了心,因为这条路上的坑实在是太多了,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
而你踩过的最大的坑,莫过于指望孩子能够“自觉”。
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熊孩子都是惯出来的。
在教育孩子这条道路上,永远不要指望孩子能够自觉。
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喜欢读书、学习,不用父母操心,不用父母监督。
有些孩子之所以“不自觉”,是因为他身上的“惰性”,而这种“惰性”直接来源于父母本身。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其天资并不是很好;
却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出将入相、著书立说,终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
曾国藩曾告诫世人:
“人生纵有百种弊病,皆从惰生。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些“毛病”的根源在于惰性。
每个人的气质一生下来就注定了,只有读书可以进行改变。
所以,不要再嫌弃孩子懒惰了,一个自觉的孩子背后,往往离不开父母的管教和监督。
育儿路上,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指望孩子能够自觉,自觉学习、自觉读书、自觉成为更优秀的人。
而这,都是父母的一厢情愿。
一个自觉的孩子,都是父母“管”出来的,教育路上,千万不要指望孩子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