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养成的习惯,别错过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每个孩子都爱玩,天生排斥好习惯,可是一旦养成好习惯,对于孩子而言,就是毕生可用的财富。
孩子就是一块天然的石头,是否能雕塑成精美的作品,功夫还在每个家长。
想让好习惯的种子在孩子心灵扎根,父母不妨从以下这三点开始。
1.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放手让他做。
孩子人生的路,只能靠自己。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请帮助我独立完成”,这是每个孩子天性的内在要求。
蒙台梭利博士说,“永远别去帮一个孩子,做他自己觉得能搞定的事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
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教育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孩子才会成长。
2. 孩子自己能做的选择,多鼓励。
有时候,孩子没有主见,缺乏自主性,主要的原因在于家长太过“能干”。
什么事情都替孩子计划好,小到日常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零食,大到报辅导班、兴趣班,完全由家长一手操控。
不少家长怕孩子选择错误,走一些弯路,替孩子做打算,本意是好的。
但路毕竟还得靠孩子自己来走,家长应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并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只要孩子选择的大方向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家长应当适当放手,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3. 父母良好的示范和引导。
如果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复印件上出了问题,我们要去改的应该是原件。
简而言之,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你就要做到什么样。
父母想让孩子养成的好习惯,首先看看自己是否也能做到。
身教永远胜于言传,有些道理说很多遍,不如自己做一遍。
越是优秀的父母,越懂得在孩子的教育上亲力亲为。
居里夫人十分重视女儿的教育,特意为孩子开了个“儿童学习班”,亲自教育。
在她的培养下,两个女儿越来越优秀,她们一家共获得四次诺贝尔奖,被称为“获奖专业户”。
如果说,人生是一所学校,那么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蔡礼旭细讲弟子规全40集mp4+mp3+pdf全系列5.1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