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就是大家口中的 “普娃”—— 没有过人的天赋,也没有超强的学习能力,估计和我一样的父母常常陷入焦虑与迷茫:孩子成绩平平,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前行?但只要掌握科学方法,平凡的孩子也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结合陪读经验,分享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供参考。
一、接纳平凡
很多家长期待孩子逆袭,但现实是,大多数普娃并没有隐藏的 “天赋密码”。
起初我也抱有幻想,可成绩依旧原地踏步。后来我逐渐明白,与其盲目追求奇迹,不如早早调整心态 —— 接纳孩子的普通,把目标设定为每天进步一点点。
我和孩子一起制定了 “小步快跑” 计划,不再盯着分数,而是关注他是否掌握了当天的知识点。
比如数学学完一元一次方程,当天晚上就用 10 道基础题检验,只要做对 8 道,就给予肯定。
普娃的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一旦松懈,前期努力便会付诸东流。所以我每天雷打不动陪他完成学习任务,哪怕只是巩固错题、背诵几个单词,也要确保他真正掌握。
二、学习效率低
普娃学习效率低是普遍问题,尤其体现在背诵和理解上。我家孩子背诵课文时,常常磕磕巴巴,记了后面忘前面。
观察发现他对声音和动作敏感后,我尝试把课文编成顺口溜,带着他一边念一边做动作。比如背诵《桃花源记》时,用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配合挥手、迈步的动作,果然记得又快又牢。
我写过具体怎么背,可以看看
我背古诗文和文言文一直很快且牢固的5步秘诀,举例《桃花源记》这样的古文超详细+高效背法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耐心,同一个方法可能要重复十几次,孩子才能真正掌握。我会在每天的学习中反复示范,比如英语单词联想记忆,今天用这种方式记了 5 个,明天复习时再换个角度强化,让他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习惯。
三、各科学习规划
(一)英语
英语是娃最容易提分的学科。
我家孩子从初一就启动 “每日积累计划”:每天早上用 15 分钟背 10 个单词,晚上睡前听读课文 20 分钟,周末做两篇阅读理解。
为了增加趣味性,我们还玩 “单词接龙” 游戏,输的人负责洗碗。
同时,利用碎片化时间听英语广播、看动画,培养语感。我每周都会抽查单词默写,及时查漏补缺。
(二)数学
计算是数学的根基,但盲目刷题收效甚微。
错题一定要标出来,标注易错点;做完后对照答案,用不同颜色笔标出错误原因。比如学完有理数运算,他总是在符号上出错,我就整理了 10 道易错题,让他专门攻克。
此外,根据他的能力,我选择比课本略难的练习题,设计阶梯式训练。比如学完二元一次方程组后,从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工程分配问题,帮助他举一反三。
(三)语文
语文学习急不得,重在长期积累。
为了提高作文水平,我们约定每周日一起分析优秀作文,拆解结构、模仿写作。文言文和古诗词则需要反复诵读、理解,我会结合历史故事讲解,比如学《三峡》时,给他讲郦道元的生平,孩子理解得更深刻。
辅导资料没啥高深的,我一直用的薛金星
(四)物理
初中物理注重基础概念和实验探究,我从生活现象入手,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知识。学 “浮力” 时,我们一起做鸡蛋在盐水里漂浮的实验;学 “电路”,就用物理演示的小电器演示串联和并联。
在学习方法上,要求他整理物理笔记,用表格对比易混淆概念,每学完一个章节,制作知识框架图。实验题是重点,我们会一起分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五)化学
化学学科在初中阶段以基础知识为主,大量的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需要记忆。
我们采用 “趣味记忆法”,把元素周期表编成顺口溜,将化合价规则编成口诀。还玩 “化学知识接龙” 游戏,在互动中加深印象。
化学实验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陪孩子观看实验视频,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督促他整理错题时,特别关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范、实验操作细节等易错点。
(六)历史
历史学科知识点繁多,娃容易陷入 “背了就忘” 的困境。
学习时,引导他思考事件的因果关系,比如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我们还一起观看历史纪录片,拓宽视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七)道法
道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我引导孩子关注时事新闻(下晚自习回家吃夜宵的时候看新闻回放),用课本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学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 时,结合校园欺凌案例展开讨论;学 “网络生活新空间”,就探讨如何文明上网。
背诵道法知识点时,避免死记硬背,编成口诀或进行分类整理。
同时,培养孩子规范答题的习惯,学会提取材料关键词,结合课本知识分点作答。
四、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的重要性我之前的分享说过很多次,没办法,普娃的自律性普遍较弱,学习环境对他们影响巨大。
孩子学习时,电视、手机全部静音,我也放下手机,在一旁看书。
五、陪读辅助
对于难度较大的学科,我强烈推荐家长陪读网课或录播课。
学物理的 “力学” 部分时,我和孩子一起看网课,边听边画受力分析图,遇到难懂的知识点,暂停视频反复讲解。课后再找类似题目练习,巩固所学。这种 “陪学 + 练习” 的模式,能有效避免孩子 “一听就会,一做就错”。
之前写过一篇网课资源,供参考
全科都有,B站就是初中生自学的天堂!
教育是一场持久战,普娃的成长更需要家长的智慧与耐心。回想这三年,虽然过程艰辛,但看到孩子成绩稳步提升,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与其焦虑孩子是否能 “逆袭”,不如专注当下,用陪伴和引导为他铺好每一步路。说实话,学霸的智商确实不同,我尽力托举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