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对孩子吼骂的严重后果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03你越吼,孩子越无能

父母的责骂,真的会降低孩子的智商吗?

@静静 曾经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之前经常吼孩子,最近我发现我家娃数学题越做越慢,做着题还会发呆,后来才发现他是对数学极度没有自信,题目字数一多就空着,一些很简单的题他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出来。”

孩子,越责骂越无能。父母,孩子越无能越责骂。恶性循环。

然而更恐怖的是,孩子会学习会不断学习父母,将吼骂教育延用到自己的子女身上。

在你家里,吼叫可能代代相传,已经成为家族文化的一部分。

难怪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这样说:

“世界上没有比家庭更需要赞美的地方,也没有比家庭更容易被忽视赞美的地方。当你和我学到赞美他人的原则后,首先就得应用在家庭中。”

稳定的情绪与沟通,将是我们教给孩子立足社会最珍贵的第一课。

04你越吼,孩子越自卑

樊登在《陪孩子终身成长》这本书里写到:

如果父母习惯了对孩子严厉苛责,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把所有的挑战、压力、批评,甚至一点点讨价还价,都视作道德问题,误会别人说的话、做的事,误认为对方的动机是瞧不起自己、不尊重自己。

越吼,让孩子无法用正确的方式看待自己,会让他觉得自己很糟糕或者一文不值,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差劲的人。

@人生初见 曾在我们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故事:

“其实我闺女挺优秀的,我总是想让她不管做什么都做到最好,孩子一犯错我就吼,这个毛病总也改不了,导致现在孩子出现了一个毛病,我只要一吼,孩子六年级不吭声,我越吼她越沉默不说……”

优秀的孩子,反复被父母打击后,是最容易“精神内耗”的,他们会不断的自我攻击:

“别人5点就起来了,我今天居然10点才起来,真像妈妈说的,我真是没救了。”

“别人每天听课学习,我居然在玩手机,妈妈说得对,我果然什么都做不好。”

自责、内疚、批判,种种情绪,让自己觉得,自己哪儿哪儿都比不上别人。结果在这种情绪下,不仅没学到什么,反而更焦虑了。

于是,生活就像一个解不开的死结,一直在匮乏和焦虑里循环,孩子自然就不愿意说话了…

05你越吼,孩子越叛逆

父母经常吼骂孩子,无疑是给未来埋下了一颗邪恶的种子。

心理学家默娜·舒尔认为:

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孩子也很难学到积极的社交方式。

一位幼师曾经分享了这样的发现:

“幼儿园里喜欢打其他小朋友的孩子,他的父母也一定曾经打过他。孩子颐指气使地跟其他小朋友说话的样子,像极了他父母的样子,就连语气、表情、动作都一摸一样。”

正应证了那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孩子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生活在暴力之中、地狱之中,他就会成为魔鬼!

父母吼叫孩子,孩子未来也会吼叫父母,吼叫他身边的人,越长大越叛逆。

我们试想,吼叫孩子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的吼叫里充满了怨气、抱怨、不满,唯独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少些吼叫,这里提供一些方法。

1)用低声调批评孩子,孩子更容易被接受

美国语言学家艾伯塔•梅瑞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

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足以见得,音调的在沟通中的重要性。平时我们经常看见这样的情况:父母高声责骂孩子,孩子也高声吼骂回去,彼此不服输。

有理不在声高,我们这又是何必呢?我们不如尝试低声批评孩子,研究证明:低声调批评孩子,孩子更容易接受。

其一,低声沟通,孩子逆反心理也会减弱,更利于沟通;

其二,低声沟通,孩子注意力更集中,而且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

其三,低声调说话,不容易愤怒,情绪更加理智,以防出口伤人。

2)情绪上头时,马上暂停,离开孩子

每当我们想要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跟孩子说:

“我现在很生气,不能跟你说话。等我平静下来以后,我们好好谈谈。”

然后我们可以去自己的房间,或者是阳台,也可以出去逛一逛,总之要给自己一个“暂停”的时间,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等自己的情绪稍微平复以后,我们就可以跟孩子沟通了。

罗娜·雷纳总结了一个亲子沟通公式:

“我的感受是X,因为你做了Y,所以,请你做Z。”

比如“我刚刚很生气,因为你没有按照计划写数学作业,而是在玩游戏,所以以后请你按照计划,先把作业写了,再弄其他的。”

这样孩子知道:1)我们为什么生气;2)自己哪里做错了;3)也知道未来应该怎么做。

这才也是解决问题的态度,也是有效的沟通方式。

3)使用定时器代替大吼大叫

有研究者发现:我们常常在“转换期”吼叫孩子,“转换期”也就是“孩子要从一个有意思的活动,转换到下一个没意思的活动”,比如从「玩手机」到「写作业」。

每到转换期,我们最容易情绪失控。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定时器」来作为停止和开始一个活动的信号。

比如设定晚上9:30睡觉的闹钟,或者玩游戏定时15分钟,让孩子习惯「定时器」的存在,心里也会更有界限感。

有了「定时器」,等于多了个帮手督促孩子。可能不用我们上场,孩子就自觉转换到下一个阶段了。

4)父母也需要一个“家庭错题本”

最后的最后,为人父母也是要不断学习的。

就好像孩子需要错题本。父母也需要一个家庭错题本,我们可以用这个来追踪、总结事情的经过,总结经验。

每次情绪失控吼孩子,我们可以试试填一下这个表:

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地我们会非常熟悉我们的习惯与反应模式,继而做出改变。

能够诚实地看待自己,我们也会更好地控制情绪。

写在最后

樊登曾说:

“孩子被吼后能和你和好的原因,不是你的教育方法多有效,而是因为孩子爱我们远胜过我们爱孩子。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绝对纯天然的东西。”

为人父母,我们不能依仗父母的身份,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科学育儿书籍推荐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电子版下载

我们也需要学习,也要与时俱进,正如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所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我们是怎样的,那孩子就是怎样的。

育儿路上,忍不住对孩子大吼时,不妨想想气质专家玛丽·西迪·柯尔辛卡的这句话:

“与孩子相处就像跳舞——向前两步,向后一步,暂停,再开始。对舞步越熟悉,你就跳得越轻松。”

懂得后退与暂停,是家庭教育的艺术。

与各位家长共勉。

1 2
赞(35)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对孩子吼骂的严重后果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