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孩子总是说随便,怎么办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3. 事情被包办

前段时间热播的一个综艺——《朋友请听好》,有一期里,易烊千玺读了一封信。

信是一名25岁的研究生写来的:

“我已经25岁了,可是感觉自己还没有成年,因为我妈管的太严了,让我没有独立的感觉。”

“我现在都读研了,还被要求每天11点前回家。”

“国外生活期间,生活费每周给一次,怕我乱花钱,怕我冲动消费,怕我到月底饿肚子。”

“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自己买过衣服,都是妈妈给我买的。”

这位朋友还说道,出去和朋友吃饭,妈妈只给他50块钱。因为没有多余的开销,他甚至交不到女朋友。

对于妈妈这种事无巨细的掌控,已经让他“呼吸不过来”。

网友们建议他出去独立。可他却说:“真的很想独立,但是面对妈妈的安排只得回答‘随便,都听你的’。”

25岁,高学历,却在纠结该不该独立!明明知道是错的,却不敢下决心改变。

他怕妈妈伤心的背后,掩盖的是没有主见,没有独立判断的错位心理。

从小被安排、掌控,从不曾自己做决定,让他变成了没有主见,任人摆布的“优秀的绵羊”。

很多孩子,不是不会做选择,也不是逃避做选择,而是被“包办”惯了之后,丧失了做选择的能力,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这样做让孩子甩掉“随便”

成为有主见的人

有主见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如何让孩子变得有主见呢?可以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1. 多问孩子为什么,打破“无事可做,无事可想”的环境

有的孩子没有主见,是因为家长在生活中大包大揽,把所有的事情都给孩子做了,造成孩子“无事可做,无事可想”的环境。

想要孩子改变,就要先打破这种环境,让孩子自己行动起来。

家长可以在遇事的时候问问孩子:

“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呢?”

“如果你来安排这场宴会,你打算怎么做?”

“这道题还有一种解法,你试试看。”

……

总之,家长们别有心理负担,将事情大胆地交给孩子去做,去安排,看到错误可以去提点,但不要插手,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从“随便”变成“我要怎么做”,最终树立自己的观点。

2. 给孩子创造“做主”的机会

孩子有很多自己的“小事”,即便孩子办砸了也不会影响整个家庭的运转,拿给孩子来锻炼自主性最合适不过。这些事包括但不限于:

  1. 决定今天穿什么衣服;
  2. 决定自己梳什么发型;
  3. 决定自己毛巾的花纹;
  4. 决定自己牙刷的颜色;
  5. 决定用什么味的牙膏;
  6. 决定喝牛奶还是橙汁;
  7. 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具;
  8. ……

不要小看这些“小”事,这些“小”事培养的是孩子对自己想法的自信。学而思1-6年级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全套视频课

只有当孩子对自己的想法有自信的时候,他才敢于在人群中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才有可能获得他人的支持,从而引领他人、影响他人。

3. 允许孩子犯错

倘若你希望孩子将来有主见、不盲从,至少在儿时要给他坚持自己看法和观点的机会,即便那是错的,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请给孩子机会自己去发现、去总结,而不是粗暴地否定。

说实话,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你那些自认为弥足珍贵的经验,很可能已经过时了。

当孩子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时候,不妨这样说:

“你很有主见,很有想法,这很好。”

“不过,我觉得这个方法更好,你要不要考虑尝试一下呢?”

“既然你很坚持,那你就自己去试试看吧。”

“你做的很好,看来你是对的,你很棒。”

“做的不如意吗?要不要试试看我的方法呢?”

“看,这不是也做得很好嘛?”

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曾说:

“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尝试、失败和做得更好的自由,这是孩子,也是任何人学会自己做事的不二法门。完美主义不仅是美善之敌,也是成长之敌。”

一定要记住,请允许孩子犯错,陪孩子,在错误里多呆一会儿。

如此,你将收获到一个不一样的孩子,也会遇到一个全新的自我。

4. 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场景一:孩子跌倒了,哭了,妈妈赶紧上前,抱起孩子说:“不疼啊,乖,好孩子不哭。这地板是大坏蛋,妈妈替你打它!”

场景二:孩子吃饱了,妈妈说:“好孩子,你正长身体呢,吃这点哪够啊?来,再吃点,乖啊!”孩子不吃也不行,最后被妈妈缠着吃。

场景三:孩子急匆匆要去学校了,妈妈却拦着不放,逼着孩子再穿件衣服。可孩子不觉得冷,不肯穿。妈妈说:“老娘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冻着了怎么办,别不识好歹!”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成年人总是习惯用自己的经验否定孩子的感受。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杀伤力甚至比不在乎孩子的感受更甚,也更常见。

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最基本的饥饿感、冷暖感和疼痛感都不能得到确认,那么,他如何构建自我意识呢?破碎的自我,又怎会有长久的幸福?

孩子对一件事的判断和感受,不要第一时间去否定,而是尊重他,在这种氛围长大的孩子,会时刻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告诉孩子:

“我的感觉是什么,当然最主要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感觉,你的感觉更重要。”

父母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坚持自己的选择。

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这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品质。

5. 举行家庭“辩论赛”,让孩子体验“有主见”的快感

家长可以经常在家中举行一些小型“辩论赛”,三人之间,其中一个家长和孩子是一方,另一位家长为另一方。

两方提出不同的观点,积极让孩子发言,引导孩子想办法说服自己,最终“假装”认输,让孩子体验到“有主见”的快感,这样,孩子对于一个问题的看法就会深入,对于面对的事情,很难再说“随便”了。

如果我们不去理会孩子这些口头禅背后的真正意思,探究孩子真正的想法和感受,而是停留在主观感受,贸然给孩子贴上“不听话、叛逆”的标签。

那亲子关系只会越来越僵,和孩子只会越来越远。

人最绝望的不是困苦,而是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掌控感。

只有敢于倾听内心的声音,才能把人生攥在自己手中。

把决定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做驾驶员,开着自己的人生列车,走出自己的人生轨迹吧!

1 2
赞(27)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孩子总是说随便,怎么办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