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
中国人习惯了含蓄,内心有爱,但不一定会说出来。
有报纸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发现有80%的孩子想对爸妈说“我爱你”却说不出口,爱在心口难开。
孩子鲜少对父母说我爱你,父母也好不到哪里去。随着孩子长大,他们越来越不会直接口头表达对孩子的爱,在这一点上,爸爸们似乎更加“矜持”。
在纪录片《幼儿园》中有过一段简短的采访,记者问孩子:“听没听过妈妈说我爱你?”
孩子茫然地摇头说着没有。
记者随后提问另外一个孩子:“你会对什么人说我爱你”。
这个孩子说:“不好意思说,因为那个恶心”。
“我爱你”被孩子认为是一种肉麻、恶心的表达,这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爱的表达太过陌生。
在父母眼中,切切实实地行动比说说更重要,其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爱的表达非常重要。
当孩子遇到困难,对他说:“别怕,我们在你身后支持你!”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要及时说:“做错了事情好好改正即可,这并不会影响我对你的爱。”
当孩子成功了,请说:“我爱你,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这样的话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孩子成长中遭遇再大的困难,也能守住心理防线。
爱要大声说出来,要让孩子感受到。
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小兔子和大兔子睡前进行了一项特别的辩论,那就是谁爱谁多一点。
小兔子用它夸张的动作和仅有的词汇认真地告诉大兔子:“我好爱你”,但是大兔子每一次的答案都能胜过小兔子。
故事的最后,大兔子说了一句:“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再从月亮绕回来。”
这句发自肺腑的我爱你,感动了许多小朋友。
爱是需要表达的,我爱你这句话的分量,远远比你想象中大得多。
唯有爱,才能真正养育出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