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人民日报发声:千万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我工作带俩娃,没有老人帮忙,队友又经常出差,养娃就做不到那么精细,

很多时候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

比如说孩子头发扎的乱、衣服上有污痕、赤脚在家里跑来跑去、鞋子放乱了,饭吃的怎么样,都不会花精力去管,自己爱美了,肚子饿了,他们自己都会解决。

人民日报发声: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

小事会消磨孩子的内在动力

大宝上二年级的时候,非要自己扎头发,她的头发多,而且比较硬,很容易乱,扎的头就像个鸡窝一样。

看着她扎的头,我心里那个难受啊,八爪挠心,但是看着她自己扎了头发得意的模样也就随了她。

我心里想:她自己扎的后果,就是看起来很丑,顶多让别人说她的妈妈不靠谱,倒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她高兴的扎了头发,乐颠乐颠的出门了,因为自己可以扎头发乐呵一整天。

后面慢慢头发就扎的越来越好了,她还因为自己有了这项本领还嘚瑟好多天。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自己想尝试做的事情,

比如自己动手吃饭、自己穿衣服等,如果这些家长都不给孩子机会去尝试,

时间久了,孩子就会陷入无助的状态,慢慢长大了,他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成,放弃尝试。

孩子的内在动力,前期发展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自我愉悦阶段。

0到2岁,婴儿被抱着被关注,他就高兴;

看到新奇的东西,他就高兴。

他不会因为自己做不成什么事情烦恼,

这个时期孩子的世界只管自己高不高兴,舒不舒服。

第二个阶段:寻求认可和表扬。

从两岁开始,孩子开始在乎家长对自己表现的反应,

做成了事情的时候,他会仰着头,期待家长表扬。

做错事的时候,他会逃避,害怕家长批评。

第三个阶段:自我评价的觉醒。

从三岁开始,孩子开始自己对自己做的事情有自己的评价。

做成了事情的时候,他们会体验到成就感,并为自己感到骄傲。

做错事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挫败,甚至会为自己感到羞耻。

我们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旁观者,对孩子的内在动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孩子内动力不足,怎么办?

第一: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六年级的小毅,每天都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对外在的批评和表扬都无感,一点有难度的事情都不愿意尝试。

小毅这样的情况,在孩子群体中并不少见,与世无争的样子让家长无从下手。

后面小毅的妈妈把对孩子的提醒、讲道理还有要求刻意减少,并做记录。两周以后,孩子变积极不少,开始把作业当回事,在班级和同学交往更加自信。

第二:停止否定、担心、控制和代劳。

内在动力,就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批评孩子,就是否定孩子。

不相信孩子能做好,就是担心。

帮孩子做选择,按照我们的想法做事情,就是控制。

对孩子能做的事情,帮孩子做了,就是代劳。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生活在被批评和否定中,孩子就觉得反正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失去对做事情的动力。

同样,如果孩子长期被控制和代劳,就是把孩子的动力彻底摧毁。

怎么增加孩子的内动力

一、让孩子的内心安定

轩轩小学成绩一般,到初二突然开窍了,学习成绩一路飙升,成了全校的黑马。

他的成绩怎么样,他的爸爸都很淡定,也不干涉孩子的学习。孩子每天都乐呵呵的,好像没有什么烦恼。

爸爸过的从容,孩子过的安定。

内心安稳的孩子,当他想学的时候,能深入学习进去,所以能够很快赶超大部分孩子。

我们旁观者看,这个爸爸没怎么教育孩子,但是他胜在给孩子纯粹的爱,完全接纳孩子,给孩子安全的心理空间。

二、保护孩子的探索精神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公园散步,小明指着一朵鲜艳的郁金香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这朵花是红色的呢?”

妈妈回答说:“因为花朵里有一种叫做花青素的东西,它让花朵呈现出红色。”

小明对这个答案并不满足,他继续追问:“那为什么花青素会让花变红,而不是其他颜色呢?”

妈妈一时被问住了,但她没有敷衍,用手机查资料。

她认真回答小明:“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它在不同的酸碱度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花朵中,它通常呈现出红色,是因为花朵内部的酸碱度适合它显示红色。”

小明又问:“那为什么其他花不是红色,而是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呢?”

妈妈微笑着解释:“因为不同的花含有不同的色素,或者即使含有相同的色素,它们的酸碱度不同,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小明对这个解释感到满意,但他的好奇心并没有停止。

他继续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

妈妈耐心地一一作答,有时还会引导小明自己去寻找答案。

一个人的探索精神,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

孩子天生具备探索精神,但是因为不恰当的养育和教育方式,一不小心把孩子的探索欲望给抹杀了,也破坏了孩子的内动力。

别在小事上消磨孩子,因为他们的梦想,不应被无谓的忧虑所束缚。

别在小事上消磨孩子,因为他们的自信,不应被微小的失误所削弱。

别在小事上消磨孩子,因为他们的独立性,不应被过度的保护所剥夺。

别在小事上消磨孩子,因为他们的未来,不应被今天的琐碎所限制。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人民日报发声:千万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