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时间,儿子从厌学各种请假到休学在家躺平,我把他当成 “陌生人”,两个月不到回去上学了
1
儿子自大上了初中开始,我就发现和他聊天成了一件很麻烦的事,还没说上几句,就跑没了影,要嘛就是说着说着开始顶嘴,最后矛盾升级,最后不欢而散。
而只要一涉及到学习这个话题,儿子情绪瞬间爆发:
比来比去你不就嫌我学习不好吗,你看谁家孩子学习好,你要谁家孩子去!
他愤怒地吼出这句话后,便伴随着摔门声,只留下我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房间。
那一刻,我的愤怒、委屈、无奈等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我气得咬牙切齿,疯狂地摔打着抱枕,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心中不停地呐喊:
“这就是个白眼狼,我怎么就养了个这样的白眼狼呢?”
我深知自己不能对他的种种问题视而不见,尽管他对我的管教充满抵触,我还是坚持指出他的毛病,因为在我心中,这是作为母亲的责任。然而,这却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
玩起来手机没有一点时间观念,一玩就是三四个小时,要管!
早上不起床,喊个十几遍才慢吞吞的爬起来,五天有四天都是迟到,要管!
学习不好,还不让人管,一管就是吹胡子瞪眼,那也要管……
那个晚上,矛盾终于彻底爆发。儿子放学回到家,像往常一样,一头扎进沙发里,全神贯注地玩着手机,连背回来的书包都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我做好饭后,叫他过来吃饭,可他就像没听见一样,一动不动。
那一刻,我心中的怒火彻底喷发,我气急败坏地走到他身边,开始不停地数落他的不是。在情绪的冲动之下,我一把夺过他手中的手机,狠狠地摔在地上。手机摔得粉碎,儿子被我的举动吓得愣住了,他或许从未想过我会如此失控。他呆呆地看着我,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愤怒,随后便悻悻地跑回了房间。
当我冷静下来后,心中立刻涌起了深深的后悔。我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过于过激,伤害了儿子的感情。我赶忙来到他的房间门口,轻声道歉:
“儿子,妈妈错了,妈妈不该摔你的手机,妈妈只是太着急了。”
然而,房间里却没有任何回应。
从那一天起,我明显感觉到儿子对我彻底关闭了心门。
接下来的两天,直到那个下午,我接到了班主任的电话,得知儿子竟然没去学校。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各种担忧和恐惧涌上心头。晚上儿子回来后,我强忍着内心的焦虑,小心翼翼地对他说:
“儿子,我们能不能好好聊一聊?”
他却面无表情地回应道:
“没什么好聊的。”
从那之后的一周时间里,儿子的行为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他开始频繁地早上起不来,拒绝去学校,即便勉强去了,也会在中途逃课。每一天,我都在担心中度过,不知道他又会做出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终于,在第八天,儿子主动找到了我,他的眼神冷漠而坚定:
妈,给我办休学吧,你就算不同意,这学我也不上了。
那一刻,我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2
1
孩子开始肆无忌惮,黑白颠倒
儿子休学后,家里的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乱。他彻底放弃了正常的作息时间,白天不起,晚上不睡。房间里堆满了各种零食包装袋,衣服也随意丢弃在地上。他整天沉迷于手机中,对外面的世界不闻不问。
我试图与他沟通,可他根本不理会我。“儿子,你这样下去可不行,我们得想想办法。” 我担忧地说道。他却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不用你管,我就这样挺好。” 看着他日益消沉的样子,我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奈。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唤醒他。
2
带着对孩子的愧疚,只能卑微祈祷着孩
子能好
我深知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了很多错误,内心充满了愧疚。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后悔当初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没有理解儿子的内心需求。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母亲,只能卑微地祈祷着儿子能够早日走出困境。
我不再对他唠叨,只是默默地为他准备好一日三餐,尽量 给他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我会在他的房间门口轻声放上一杯热牛奶,希望他能感受到我的关爱。然而,儿子依旧对我冷漠如初,我的心在痛苦中挣扎,却又不敢轻易打扰他,生怕再次引发他的反感。
3
事情迎来转机,老师让我学会建立界限
给我制定了阶段性的改变计划
就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在朋友圈突然发现一位老师,我便把我的遭遇悉数抛给了老师。老师告诉我,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 学会建立界限 ,于是为我制定了一套阶段性的改变计划。
1
不求不助,有求必应
老师解释说,“不求不助,有求必应” 就是要尊重孩子的 独立性,当孩子没有主动寻求帮助时,不要过度干涉他的事情;但当他开口求助时,一定要给予全力支持。
起初,我对此有些难以理解,但还是决定按照老师的建议去做。有一天,儿子在玩游戏时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他皱着眉头嘟囔了一句:“这怎么弄啊?” 我听到后,犹豫了一下,及时我不懂游戏,但是这也是他遇到的问题啊,我做好心理准备后,走上前去轻声问:“儿子,是不是遇到麻烦了?妈妈可以帮你看看。” 他有些惊讶地看了我一眼,但还是点了点头。我便和他一起在网上查找解决方法,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那一刻,我看到儿子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感激,这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这种方法的力量。
2
把亲子关系放到第一位
我一直以来对孩子 过高的期待 给了他巨大的压力,导致他产生了强烈的 逆反心理 。我需要放下这些期待,真正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把修复亲子关系放在首位。
我开始尝试改变心态,不再只盯着他休学和手机的问题。我会主动找一些儿子感兴趣的话题和他聊天,比如他喜欢的游戏角色、电影情节等。有一次,我和他一起讨论一部他最近看过的科幻电影,他兴奋地和我分享着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我们聊得很开心。那一刻,我发现我们之间的距离在逐渐拉近,儿子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我充满敌意。
3
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由于儿子在学习上长期受挫,已经失去了信心,老师建议我帮助他在其他方面找到成就感,从而 重建信心 。
最初是从游戏上入手的,我试着同孩子一样,在我的手机上下载了他爱玩的游戏,然后请教儿子如何操作,怎么能快速上手,前几天没搭理我,但在我的软磨硬泡、糖衣炮弹下,孩子还是打算教我玩,即使他不耐烦,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他还是乐在其中的,我知道,这是属于他的自信。
后来我们一起玩游戏,休息的时候我们会探讨一些积极向上的运动,最后,在爸爸的陪同下,他能够将玩手机的时间拿出来一大半交给了篮球,这是让我始料未及的。
在老师的帮助下,儿子的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变。他不再黑白颠倒,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对学习的态度也有了转变,所以 遇到孩子的问题千万不要全力以赴的奔向问题,而是在一段时间内,把孩子当成 “陌生人”,更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