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最近,班里转学来了个数学第一名,我特意跟他聊了聊,结果大吃一惊。这孩子平时做题的量,还真不算多。
我看过太多孩子拼命刷难题,结果越刷越迷糊。有的家长还跟我说:”老师,我家孩子一天能刷三套难题卷,可成绩就是上不去,这是咋回事啊?”
说实话,我看着这些孩子天天抱着难题卷猛啃,心里挺心疼的。
我教了这么多年书,发现数学好的孩子,都有个共同点——他们不是死磕难题,而是懂得用”七分难度”的题目来提升自己。
啥是七分难度?就是做这道题的时候,你得动点脑子,但又不会太难,大概能做对70%左右。
咱们家孩子要是整天做特别难的题,就像拿着个大锤子砸核桃,砸碎了也吃不到核桃仁。你说气人不气人?
那个数学第一名的孩子就跟我说:”每天我就挑几道有意思的难题,其他时间都在把基础题做扎实,做完了就琢磨琢磨,想想还能不能用别的方法解。”
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给大家支几个招,让孩子学得更轻松点:
第一招:找准难度,别跟自己较劲
难题就像是台阶,你得一步一步往上爬。你要是想一下子跨三个台阶,摔着了都不知道哪疼。
我见过不少孩子,一上来就做最难的题,结果把自己搞得一头雾水,信心全没了。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嘛?
第二招:难题要讲究方法
你要是遇到难题,别着急往前冲。先停下来想想:
(1)这题考的是啥知识点?
(2)跟咱们学过的哪些题目差不多?
(3)能不能把它拆成小块儿来解决?
就像玩游戏一样,你得先搞清楚规则,然后一步步往前走。
第三招:多总结,别光做题
做完难题,最重要的不是赶紧开始下一道,而是好好想想:
(1)这题我是怎么解出来的?
(2)还有没有别的解法?
(3)下次遇到类似的题,我该怎么做?
这就像打游戏,每次打完boss都要总结经验,下次才能打得更好。
我最近遇到个挺有意思的孩子。他告诉我,每次做完难题,都要在本子上画个思维导图,把解题思路记下来。这孩子现在数学成绩蹭蹭往上涨。
第四招:基础题才是大头
我问过好多学习好的孩子,他们每天刷难题的时间,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其他时间都在干啥?都在把基础题吃透。
这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上面盖得再高也得倒。基础不扎实,做难题就跟耍杂技似的,随时都可能摔跤。
所以,咱们得记住:不是做的难题越多越好,而是要做得恰到好处。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那我家孩子现在做难题做习惯了,突然不让做了,他心里肯定不踏实。”
咱们可以这么想:与其把时间都花在啃难题上,不如拿出一部分时间,把基础知识好好梳理一遍。这样不但能提高做题效率,还能让孩子更有信心。
记住啊,做难题不是为了折磨自己,而是为了提高。咱们得让孩子学得开心,考得轻松,这才是真本事。
看到孩子在数学上有进步,我心里特别高兴。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数学的世界里玩得开心,学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