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无条件接纳儿子后,他变得又懒又厌学,我才醒悟:“不会翻脸”的家长,养不出自觉的孩子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01

“今天写不完作业,你不许吃饭!”无条件接纳儿子1个月后,我终于爆发了。

儿子今年 13 岁,上初一,他真的让我又爱又恨。

论性格,那是没得说,活泼开朗,跟谁都能聊得来,朋友同学一大堆。

可一旦涉及到学习,那就像变了个人,浑身上下都写满了“不情愿”,各种拖、磨、耍赖。

每天放学回家,儿子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就开始看电视,只要我不催,他是绝对不会想起来还有作业这回事。

“儿子,该写作业了吧?”这句话,我每天雷打不动地,要催上个五六遍,他才肯动。

有时候我唠叨多了,他还嫌我烦,嘴里不耐烦地嘟囔着:“哎呀,知道了,知道了,等会儿!”

最让我抓狂的是,儿子从来没在晚上 10 点之前完成过一次作业,更别提什么预习、复习了。

每次都得我催着赶着,弄到很晚才睡,第二天又叫不起来,我都很崩溃。

上次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周记,从周五我就开始催,结果到了周六晚上,我问儿子写没写。

他头都没抬,眼睛盯着电视,漫不经心地回了句:“还没呢,明天再写呗!”

我耐着性子跟他讲道理:“明天是周日,你肯定又想着出去玩,不如今晚花一个小时,认认真真早点写完,也能早点放松啊。”

儿子撇了撇嘴,极不情愿地说:“知道了,等我看完这条视频就写。”

结果呢?到了晚上10点多,我偷偷去看他,好家伙,人家已经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了!

气得我,一把把他从床上拉起来:“今天写不完,你不许睡觉!”

没想到,儿子白了我一眼,揉着眼睛,一脸不耐烦地说:“不就是一篇周记嘛,明天随便糊弄两句不就行了!”我直接无语。

后来期中考试,看到成绩,我瞬间感觉眼前一阵阵发黑——儿子的排名处于班级中下。

要知道,小学的时候,他可是一直都在班级前十!

半天我都回不过来神,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孩子到底怎么了?

我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迷茫:是不是我不会教育孩子,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和他爸都是那种“好说话”的性子,对儿子,我们俩向来是“文明育儿”,从不对他打骂发脾气,有什么事情都是耐心地跟他商量,绝不强迫。

想着,毕竟孩子年龄小,本就该无忧无虑地成长嘛,等他长大了就明白了。

可现实却不是这样。

儿子非但没有变得自觉自律,反而越来越懒惰,对学习也越来越抵触,凡事都要我们在后面不停地催着赶着,才肯往前动。

而且,他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不懂感恩,把父母对他的好,认为是理所当然。

我担心,再这样下去,儿子会变成一个好吃懒做、不爱学习的坏孩子。

02

后来我才开始意识到:对孩子太过温和和接纳,反而会害了他。“不会翻脸”的家长,养不出一个能够自觉的孩子。

过去,我实行“温和教育”,事事都和儿子“有商有量”,看似尊重了他的意愿。

但实际上,儿子缺乏对规则和底线的清晰认知,分不清哪些事情是必须做、必须遵守的。

所以,他现在做什么都跟我讨价还价。

就拿学习来说,它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对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来说,是很难真正理解的。

如果家长总是一味尊重他“不想学”、“拖延”、“靠催”的毛病,接纳他一次又一次的“懒惰”行为。

最后,孩子会把学习当成负担,越来越被动。

我终于明白,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学会适时地“翻脸”,并且准确地把握好这个“度”,是多么的重要!

实际上,不同的事情,在家长心中,一定要有一个重要性的排序。

有些原则性的问题,比如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基本的礼貌和责任感,说了三五遍孩子仍然听不进去的时候,就真的该“翻脸”了,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如果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件事对孩子至关重要,那就应该拿出家长的权威,坚定地告诉他:“不行!”并且要明确完成的时间和相应的后果。

要是我们总在这些原则性问题上妥协,不敢跟孩子“翻脸”,害怕影响亲子关系,那在孩子心中,就会逐渐失去对家长的敬畏,我们说的话,也会变成耳旁风,对他没有一点作用。

一些非原则性的事情,可以充分尊重孩子意愿,让他们自己做主,比如:自己选择兴趣班,布置自己的房间,穿什么样的衣服,等等小的生活琐事……

这些事情,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

但是,我们心里一定要清楚,我们是拥有教育权威的,是有跟孩子“翻脸”的权利的!当孩子触碰了底线,我们有权利拍桌子“变脸”。

这不是情绪失控,而是在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是为了让孩子清晰地明白,这件事情是没有妥协余地的。

认识到这点后,我开始改变小心翼翼、不敢翻脸的状态,学着有技巧、更有效地“翻脸”。

具体做法如下。

03

1、要跟孩子立好规矩,明确日常行为的底线与后果,并且做到坚持原则

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无条件,但一定有原则。提前给孩子立好规矩,让孩子有明确的边界感,非常重要。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天生“没规矩”,其实是我们大人自己,没有提前给孩子表明立场,或者父母在一次次妥协中,让规则形同虚设。

孩子的成长需要清晰的规则,坚持原则,其实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说起来,也不能怪儿子。之前我都没明确告诉他,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所以他觉得什么都能讨价还价。

现在,我必须跟他好好谈谈,表明我的态度。

晚饭后,我来到儿子房间,跟他好好聊了聊:

儿子,你性格开朗,也挺乐于助人的,这些是你的优点。但是,有一些学习和习惯上的事情,妈妈必须跟你说清楚。

我一条一条地告诉他: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必须按时认真完成,不许拖拉磨蹭!否则取消周末玩的时间;

完成学习后才能看手机,且每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整理书包,收拾房间;

对长辈要有礼貌,不能顶撞爸妈,要知道感恩。

儿子没有说话,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我看着他的眼睛,温柔但坚定地说:

儿子,妈妈跟你说这些,不是不爱你,而是正因为爱你,才会对你有要求,希望你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提前告诉你这些规矩,是想让你明白,哪些事情是不能碰的‘底线’。

与此同时,我也非常明确地告诉儿子,一旦触犯了这些底线,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让他心里有个数。

2、接纳孩子的情绪,但不认可他的错误行为,学会有技巧的“翻脸”

“翻脸”绝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孩子,更不是代表父母不爱他了。

恰恰相反,家长要学会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他内心的感受。

但是,对于那些违反规则、错误的行为,家长必须坚定原则,绝不能因为心软就轻易纵容。

记得有一次,儿子作业没写完,就偷偷玩手机。 我没收了他的手机,他就开始闹,对我大喊大叫,还把书摔在地上。

要是搁在以前,看他哭哭闹闹求我的样子,我就心软了,最后肯定架不住他磨,就答应了。

现在,我先是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抚摸他的后背说:

儿子,我把手机收走,你很生气对吗?妈妈理解你的感受。

但我们约定好的,必须写完作业才能玩,这是原则,不能破坏,你知道的对吧。

看我说出了他的感受,儿子平静了一些。我顺便捡起地上的书,坚定地对他说:

定好的规矩就要遵守,不然,下次就不能再玩了。妈妈相信你是一个信守承诺的孩子。

这时,儿子的气已经消了大半。他挠挠头,说了句“对不起啦。”就回房间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了有技巧的“翻脸”,接纳了儿子的坏情绪,但不认可他错误的行为,更没有轻易让步,破坏规则,做到了既不失去爱,也不缺乏管教,坚守了做父母的原则。

通过这件事,也让儿子明白了,破坏规则自己要承担什么后果,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看见孩子的正面行为,要及时肯定,表达对孩子的认可,用正向反馈强化正面行为

家长“翻脸”的最终目的,绝不是为了惩罚孩子,而是为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成为优秀的自己。

当我们看到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时,一定要及时给予真诚的肯定和鼓励,并且要具体地说出他做得好的原因。

这样才能更好地强化这些好的行为,让它们逐渐内化为他自觉的行动。

我和儿子说,周末带他去钓鱼踏青,他高兴坏了。

周五晚上,他竟破天荒地写完了所有的作业,而且还主动把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

我看到后,开心地走到他身边,真诚地表扬他:

你今天怎么这么棒!不仅提前完成了作业,还收拾了桌子,真能干!

而且,我发现,你今天写作业很专注,一点也不拖拉,效率提高了很多,真是个好习惯!

儿子听了,得意洋洋地回应我:“那是! 我要是认真起来,连自己都害怕,哈哈!”

通过这样及时而又明确具体的表扬,孩子能清晰地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是会得到父母认可的,从而更愿意重复这些好的行为。

这种正面反馈,比任何批评和指责都更有力量,也更能激发孩子内在的积极性。

现在,儿子清楚地知道,哪些是不能碰的“红线”,也有了更清晰的行为规则,规则外的事情,他都可以自己决定,他反而觉得更自由了。

不过我也知道,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需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我坚信,只要我坚持原则,温柔但坚定地引导他,儿子一定能成为一个自觉自律、有担当的孩子!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无条件接纳儿子后,他变得又懒又厌学,我才醒悟:“不会翻脸”的家长,养不出自觉的孩子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